正当欧盟反垄断大棒挥向谷歌时,远在美国旧金山的一场发布会似乎让欧盟试图摆脱被美国科技企业“数字殖民”的挣扎行动看起来颇为无力。
因为这场发布会,谷歌再一次用事实证明:在尖端应用科技领域,你们都是辣鸡!整场发布会在我看来大概有只有一个主题:Google Assistant(谷歌),或为谷歌AI技术成果一览。这也可以看成是谷歌在完成年中I/O大会上“吹下牛逼”。
这些AI成果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了两大硬件层面:Google Pixel手机和Google Home。
先看Google Pixel,发布会上Google Pixel的五大特色分别是:Google Assistant(谷歌助手)、photography(拍摄)、storage(云存储)、communications(通讯)、VR。除了在手机相机和VR上属于硬件特色,谷歌助手、Google Photos、以及Google Duo这三项功能的加入完全可以看作是谷歌AI在消费领域的落地之举,这也是Pixel手机的绝对核心功能。
首先谈及Google Assistant,在发布会现场,产品副总裁Brian Rakowski示范了Google Assistant在生活应用场景下完成的文本内容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之间的无缝转换;而在语境分析层面,现场主持人表示要预订餐位,Google Assistant可以分析出预订餐位的需要得到具体时间和人数信息,从而完全理解自然语言的潜在语意。显然,Google Assistant在应用层面的完成度已经相当之高,和Siri、小娜仅停留在“日常调侃唠嗑”的鸡肋式地位有着天壤之别。
其次,移动应用之间孤岛效应正在被打破,Google Assistant在智能手机当中充当了管家的角色,即可以调用不同应用以协作完成复杂指令。比如,用户可以对Google Assistant下达“计算到某地距离,并预订Uber专车一辆”这样一个指令,显然Google Assistant本身并不具备这种能力,因此Google Assistant需要调用Uber和Maps两款应用协同工作,而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打开两个不同应用分别操作的模式。
一方面,Google Assistant通过AI能够以更接近人类的方式完成指令;另一方面,Google Assistant整合了不同“孤岛”之间信息,实现智能和高效。
在硬件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厂家和用户集体对于硬件参数的“失敏”根本上是对试图以硬件性能提升带动体验提升的彻底失望。简而言之,Google Pixel的出现,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即人工智能所带来的全新的人机交互革命。至少现在Pixel和Google Assistant的结合已经为智能手机行业重新找到了G点。
谷歌AI技术的第二个载体:Google Home
对于智能家居的概念泛滥,成果无几的状态,“谷歌爸爸”估计早就不忍卒目。
曾经众多科技企业试图将智能家居拆解成智能硬件以降低难度,然后由点成线然后及面以完成智能家居宏伟蓝图,但是宏伟目标直到现在仍旧停留在了“点”的阶段,难有寸进。而这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始终没有在不改变现有的条件下找到合适的智能家居管理中心。私以为,智能手机是非常不适合作为智能家居的主要管理核心的,因为它不符合我们对家居设施的日常使用习惯,智能手机反而约束了用户使用习惯。
Google Home在我看来其实是一套智能家居的解决方案,Google Assistant是Google Home的大脑,硬件则类似它的耳朵,以接受外界的声音信息。在家庭内部,生活设备多样化和日常行为复杂性都非常干扰整个智能家居系统对指令的判断能力。
尽管Google Home利用Google Assistant强大的自然语言识别处理能力,其可以在嘈杂环境中识别有效的直接指令,进行语境语义分析,但发布会上,谷歌工程副总裁Scott Huffman也强调Google Home的语音控制功能还处于早期阶段,在用户交流对话层面仍在完善阶段。
个人认为,未来智能家居的人机交互模式会有两大不可逆趋势:语音控制和图像识别,如同人的“听觉”和“视觉”,语音控制表明了人类对于智能家居的主动需求,而图像识别则是环境对于人类的主动适应。
谷歌的硬件战略:硬件厂商的坏消息?
对于系统软件厂商插足硬件领域的警惕,从商业角度来看怎么小心重视也不为过,就如同裁判员兼具运动员身份之后,会为利益输送形成客观上的便利,从而失去了公平竞争的土壤。
但是,商业向来将利益奉为最终指导目标,以最终获益的多寡来反推一家企业的行为动机同样具备很强的参考意义。而谷歌加强对硬件的控制,如果按照以上标准反推,反而很难找到谷歌会大规模进军硬件,挤压下游的第三方硬件厂商的理由,因为这样做风险和收益不成正比。
本身谷歌就是一家以提供互联网服务为主业的科技公司,尽管其所涉猎的硬件领域颇为广泛,从地下延伸至天上,包括Project Wing无人机、Nest控制器、千兆光纤通信网络、谷歌眼镜、高空气球基站、无人驾驶汽车、机器人、量子计算机等等,但无一例外,每个硬件在本领域所占据的市场份额都可忽略不计。
在硬件领域如此庞杂的涉猎,我想作为一家有着全球顶尖战略以及实力的科技公司必然有其内在逻辑,简单总结,大概可归纳为四类:
1、促进现有硬件设施的升级改造,以解决硬件对谷歌服务的限制。例如谷歌参与千兆光纤通信网络这样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这一行动客观上促使了美国本地的宽带运营商不得不对现有光线通信设施进行大规模升级改造。现在,AT&T、Comcast等运营商都开始推出千兆网络服务,这说明谷歌的目的达到了。本次发布会,新一代Chromecast支持4K视频播放就是这一逻辑的体现。
2、展示硬件标准化解决方案,提供统一良好的用户体验。本次发布会上,Pixel手机、Daydream View头盔、Google Home这三款产品延续了谷歌硬件标准化战略。这一指导思想的内在逻辑是Android系统的碎片化教训:在即将到来的VR以及智能家居时代,谷歌需要在开源的基础上保证硬件体验的统一。而深度参与硬件制作,则是能够精准还原谷歌对于硬件思考,尽量降低第三方硬件厂商跑偏的可能性。
3、寻找潜在市场,扩大用户规模。在非洲一些严重缺乏基础设施的地区,几乎就是互联网沙漠,同样也是互联网企业的潜在市场。谷歌的高空气球基站就是为了开拓这些互联网沙漠地区。
4、对顶尖科学的探索,以把握前沿科技优势。例如无人驾驶汽车、量子计算机等硬件则是谷歌的对尖端科技的探索。
说白了,这次发布会上谷歌强调对硬件领域的深度参与,与其看做是谷歌大规模进军硬件行业的预兆,不如理解成谷歌对众多硬件厂商简单直白的隔空喊话:“看见了么,就是这样!”,旁边的微软感慨万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