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芝在《人的灵魂》中写道:
只有那些不在生活中迷失的人,那些不以现实中的激情为目标的人,才能收获另一个自我,才能成为情感丰富的感伤主义者。
茨威格在描写俄国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命运折磨他,是为了配得上他》中写道:
一切都是为了让自己在苦难中滋生爱的火苗,借着他的作品,点燃他的世界,灼烧整个时代。
这不就是《月亮和六便士》整部小说要表达的宗旨吗?
满地都是六便士,而他们的眼里却只有天上的月亮。
他们对于艺术都怀着无与伦比的虔诚,反倒是对生活没有过多的要求。
对于艺术的追求,他们需要躯体受虐来产生灵感,躯体受虐,灵魂则在享受。
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都在与贫困和病魔做着斗争,然而就在极度艰苦恶劣的条件下,他仍然创作出了《罪与罚》《白痴》等那样的丰碑一样的作品。在被流放苦寒的西伯利亚时他仍在坚持创作,为人类创作出不朽的巨著!
命运折磨一个人,是为了给他至高无上的荣耀,而要他能够配得上这荣耀!
一个人的朝圣,注定是一个孤独而艰难的旅程。
然而到达终点,那就只有他能够头戴光环。成就归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