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自己的知识感到自信是一回事,把对知识的熟练掌握表现出来则是另一回事。
在别人教给你答案之前,先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效果会更好,哪怕在尝试中会犯下一些错误。
记忆是可以被扭曲的。对于一件事,我们只会记住其中对自己情感影响最大的因素,剩余的细节则由自己填补。
一、认清学习的本来面目!
1.“心智模型”:你的技能是一种条件反射
2.那些“看起来很努力”的学习方法
3.知识链与记忆结
4.学习有三个步骤:1)编码。假如你是米娅,站在沙坑里看教练演示时,大脑会把你感知到的东西转化成化学与生物电形式的信息,形成一种心理表征,这个过程就叫作编码。而大脑中的这些心理表征,书中称其为记忆痕迹,它们就好像是我们记在笔记本上的几句话,只是短期记忆。
2)巩固。把心理表征强化为长期记忆的过程就叫作巩固。简单说来,就是重复练习,因为新学到的知识并不稳固。比如在米娅学跳伞时,需要不断地练习,得到纠正,然后再练习。这个过程都是在短期记忆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脑力。上文中提到的“看起来很努力”的学习行为,其实都止步于巩固,而没有继续到第三个步骤——检索。
3)检索。学习、记忆、以及遗忘会以有趣的方式共同作用,若想让学习成果更牢靠,我们在把短期记忆巩固成长期记忆的时候,就必须把练习做扎实。同时,不断地自我检测,会“逼迫”我们把所有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检索线”,这样在日后我们回忆起这些知识时才会游刃有余。比如在米娅学跳伞的过程中,伴随着每次进阶都有相应难度的测试,只有通过测试才能进行到下一环节,直至最终形成她对跳伞的心智模型。
3.给学习者的五条建议:1)学会巩固记忆。间隔练习,努力检索,这些花费力气的巩固过程会让你学到的东西变得具有可塑性,能够让你产生自己的理解,强化与已知的联系并建立牢固的心理线索和检索路径。所以真正能让我们重新巩固并深入学习知识的,其实就是“重构”这个过程。
2)打造自己的心智模型。如果你的练习下够了功夫,就会使彼此相关的复杂理论或是技能融合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这就形成了心智模型。对应某项技能的心智模型就像大脑中一款又一款的“应用程序”,通过学习你可以积累大量的心智模型。
3)学会举一反三。在不同时机、不同环境下多次进行检索练习,期间穿插不同的学习资料,这样做有助于给这些资料建立新的联系,相当于形成了一个彼此关联的知识网络。这个知识网络不仅强化了你对自己专业知识的精通程度,还可以增加检索线的数量,让它们能够充分应用于更多场合。
4)学会构建概念。我们不仅要学会某个具体的概念,还要学会辨析和归纳,也就是分门别类。比如知道猫和狗的区别之后,还会知道狗这种动物可以分成吉娃娃、哈士奇、德国牧羊犬等等。一般认为,学习时的穿插练习会加强一个人的辨析与判断能力。
5)注重学习迁移。用有间隔、有穿插、多样化的方式进行检索练习会带来困难,克服这种困难需要一套心理活动。等到真的学以致用的时候,这种心理活动会发挥作用。“只有把训练当成比赛,才能把比赛也当成训练。”这种学习方法会提高被科学家们称为“学习迁移”的能力,即在新环境中运用所学的能力。简单点说,学了知识,我们要多在生活中实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