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
构成整个北京的表面现象的是他的许多不同的建筑物,那显著而美丽的历史文物,艺术的表现,如城墙,城楼,黄瓦红墙,栏杆石桥,坛庙塔寺,他们是个别的建筑类型也是个别的艺术杰作。
各个或各组的建筑物的全面配合,他们与北京的全盘计划整个布局的关系,他们的位置和街道系统如何相辅相成,如何集中分布,引直对称前后左右高下起落,组织起来的北京全部部署的庄严秩序,怎样称为宏壮而又美丽的环境,北京市在全盘的处理上才完整的表现出伟大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手法和在都市计划方面的智慧和气魄。
我们继承了这个宝贵遗产,的确要仔细的了解他,不断对于文物,我们要加深认识,对于这个部署的体系提高理解,在将来的建设发展中我们才能保护固有的精华,才不至于使北京受到不可补偿的损失。
北京在位置上是一个杰出的选择,他在华北平原的最北头,处于两条约略平行的河流的中间,西面和北面是一条弧线的山脉围抱着,东南面则展开向着大平原,选择这个地址的本身就是我们祖先同自然斗争的生活所得到的智慧。
北京的高度约海拔50米,他的东南面四五千年还是低洼的湖沼地带,古代中国文化中心的中原向北发展必定沿着太行山麓地带走,这一路需要度过许多河流,每次都需要在适当的渡口来往,当我们的祖先到达永定河的右岸时,经验使他们找到了那一带最好的渡口,这个地点正是现在的卢沟桥。渡过这个渡口之后北面有一支山脉挡住了去路,所以就在这里,一个农业的民族建立了一个最有利于发展的聚落。
同北面的游牧民族开始接触,由北京的位置开始,分三条主要道路,那三个口子就是,南口,古北口和山海关,我们的祖先选择这个地方,不但建立起一个聚落,并且发展成中国古代边区的重点,完全是适应地理条件的活动。
一个城是不断地随着政治经济的变动而发展着改变着的,北京自然也不例外,但在过去一千年间,北京曾经有过四次大规模地发展,不单是动了土木工程,并且是移动了地址的大修建。
北京城址的变化历史。(略)
那四次大改建使我们认识到一个事实,就是城墙的存在也并不能阻碍城区某一部分的发展,也不能防止某部分的衰落,全城各部分是随着政治军事经济的需要而有所兴废,北京过去在形体的发展上没有被他的城墙限制过他必要的展拓和展拓的方向就是一个证明。
从元大都建都以来,北京城就有一个问题不断的需要完满解决,到了今天同样的问题依然存在,那就是水源,在有铁路之前北京与南方的粮运完全靠运河,顺着西高东低的走势,这水源还需供给护城河,水源可以说是北京的生命线。
元代时引玉泉山的水是由昌平南下经同昆明湖入城的水分流的,这条水名为金水河,沿途严禁老百姓使用,专引入宫苑池沼,供皇室饮水栽花养鱼,金水河由宫中流入护城河,最后同什刹海那一股水汇流通入通惠河,元朝岁水源计划之心,水道规模之大,后代都不能及,城内地下暗沟也是那时候留下绝好的基础,经明增设,到现在还是最可贵的下水道系统。
1950年,北京市政府大力疏通北京河道,沟渠,并在西直门外凿深井,这样大大的改善了北京的环境卫生,是北京水源史中的又一次新的纪录。
北京的凸字形平面是逐步发展而来的,他在16世纪中叶完成了现在的特殊形状,城内的布局则是中国历代都市的传统制度,通过特殊的地理条件和三代政治经济实际情况而发展的,这个格式的形成,一方是遵循过去的一般的制度,另一方面又是由于尊崇的制度与自己的特殊条件相结合的变化运用,所以北京的总平面是经得起分析的。
凸字形的北京,北半是内城,南半是外城,故宫为城内核心,也是全程的布局核心,贯通这全部部署的是一根直线,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是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
北京市华北平原通到蒙古高原,热河山地和东北的几条大路的分叉点,所以历史上它一向是一个政治军事重镇,因此,北京便很自然地称为华北北部最重要的铁路衔接站,成了一个铁路公路网的中心,许多市外的交通网同市区的街道是息息相关相互衔接的,所以北京是会每日增加它的现代效果和价值的。
这个系统的主要特征是在大街和小巷,无论在位置上或大小上,都有明确的区别,大街大致分布成几层合乎现代所采用的“环道”,由“环道”向四周伸出“幅道”,结果主要的车辆自然会汇集在大街上流通,不致无故窜去小胡同,胡同里的住宅得到了安静,就是为此。
这是现代都市计划学家近年来才发现的新原则,欧美许多城市都在他们的弯曲杂乱或呆板单调的街道中努力计划开辟成环道,以适应控制大量汽车流通的迫切需要,我们的北京却可应用六百年前建立的规模,只需稍加展宽整理,便可成为最理想的街道系统,这的确是伟大祖先留给我们的余荫。
许多人不满北京的胡同,其实北京的胡同缺点不在小,而在其泥泞和缺乏小型空场与树木,但他们都是安静的住宅区,有一定的优良作用,在道路分配上也是一种优良的秩序,这些是良好的基础,可以予以改进和提高。
以往的北京土地使用,的确有分区的现象,但是除了皇城及南面的行政区是多少有计划的之外,其他各区都是在发展中自然集中而划分的,这种分区情形在民国初年还存在,到现在,全城的土地的使用显然增加了杂乱错综的现象,幸而因为北京以外以往并不是一个工商业中心,体型环境方面尚未收到不可挽回的损害。
因为北京是一个先有计划然后建造的城,当然计划的实现因各时代需要而修正,他所具有的优点主要就在于那具有计划性的城市的整体,那庄严的布局,在处理空间和分配重点上创造出卓越的风格,同时也安排的合理而有秩序的街道系统,而不仅仅是它内部许多建筑物的历史意义与艺术表现。
过去因为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我们不同体系不同格调的格式洋楼,摩天高楼,各种模仿的欧美建筑物杂乱的渗透到我们的城市中来,长久的拦腰折断的建筑情调,麻痹了我们对于环境的敏感,在我们今后的建设中这种错误应予以纠正。
今后一二十年内,无数的新建筑将要接踵而来,街道系统将加以改善,千百条大街小巷将要改观,各种不同性质的区域要划分出来,北京必须是现代化的,北京同时原有的文物特征和多数个别的文物又是必须保存的,先进的苏联已经为我们解答了这问题,让我们向诺夫哥罗德看齐,向舒舍夫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