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这个社会对年龄有多大恐惧,最直观的办法是去看微博热搜。
最近网友发现,全社会都在提醒,90后要步入30岁了。
在中国人心中,30岁是个非常重要的年龄分界线。
毕竟,父母一辈在我们这么大的时候,大抵是把所谓的那些“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的大事儿都完成了。
但我一直反感“90后”、“95后”这样的叫法。
因为它把成千上万个有血有肉的具体的人,抽象成一个模糊的群体,好像那么多人的30岁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用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一样。
这是一种语言上的霸权主义。
问题是,这么多人的人生,都可以按一个模子过完吗?
蒋方舟曾在《圆桌派》上说:
人在年轻的时候可以逃进很多东西,你可以逃进叛逆,你可以逃进审美,逃进艺术,逃进虚无。
但是在承担责任那一刻,你发现现实中不仅自己很无力,有比你更无力的人需要去依赖你。
就在那一刻,你已经没有资格年轻了,你必须变老。
和她有类似想法的我,二十岁出头时很反感“什么年龄就该做什么样的事儿”,距离30岁还差一岁的时候,却出人意料地成为了一个新手妈妈。
这是我的选择,但我不认为,它应该是每个所谓“90后”的唯一选择。
“一个典型的30岁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的权利。
就像李银河说的:
我相信社会发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有人往东,有人往西,社会最终往南,每个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社会最终还是会进步的。
这个世界其实充满了答案,只是被分散在了无数个不同的大脑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