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孔子眼里把人分成四类,但都没有贬义的成分在里面,例如,小人,孔子的小人,
第一类,小孩和女子,除了家庭,他们并不需要承担太多的使命和责任。
第二类,暂时还未开悟,不能做到闻见行圣人之道,立志成为君子的人,这类人可能以后会开悟,会成为君子,当然也可能不会,他们暂时都属于小人,也就是不智之人。
第三类,就是立志行圣人之道的君子,而他们的目标就是去教化法度,改造前面的这个不智之人。
第四类,就是圣人,但连孔子本人也未称自己为圣人。
知,智慧的智的通假字。
愠,本义是心里燥热,不冷静。
在中医里面,这个字形容一个人有心火。
在这句话里,它表示的意思应该是淤积烦闷愁苦。
在上古的歌谣南风哥里有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清凉的南风阵阵的吹呀,可以解决万民心中的燥热和愁苦,南风在合适的时候缓缓的吹呀,可以带给万民丰富的财物,这首歌谣描绘的就是人民在苦夏之中,挣扎的生活。
这里面的愠,就是指的心中燥热和不安,烦躁,郁结愁苦。
愠,使之不愠。
如何面对人不智慧的那一类人
面对广大的不智慧之人,穷苦的底层老百姓,行圣人之道的君子们啊,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让他们变得智慧,这既不现实,也脱离了实际,而是应该像清凉的南风一般,去消除他们心中的燥热,不畅和愁苦,他们需要的是衣食无忧,安居乐业,内心舒畅,文明教化,这样呢,就可以最终实现天下大同,实现最终的社会和谐,这才是君子们的终极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