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了一个后果的区别,一个是逻辑后果(关注的是未来,而忽略解决当下),一个是自然后果(承担当下的结果,汲取教训,不犯二过)。你说说看是否能理解?”
逻辑后果是根据你这一个行为来推断结果,有个人主观意识,关注结果而不是解决方法。自然后果是自然而然的发生的任何事情,结果不受外界干预。比方路途中骤降暴雨,没带雨伞,全身淋透,这就是自然后果。
“在引导孩子方面有哪些例子?”
“XX,你收拾书包要记得带一件秋装哟,现在入秋了,今天又有雨,气温下降。”(预先告知,合理,尊重,后果与行为相关)双节假期结束,阿X的儿子要回到学校照常上课啦,早出晚归中午在学校吃。“不要象上次忘了拿饭盒,打电话叫妈妈送,妈妈再不送哈。”
“妈妈,我忘记带饭盒,老师给了我一个饭盒。”尽管妈妈在午饭时会想到孩子束手无策,心里会有点愧疚感,但她知道必须要让孩子在错误中学会承担责任,学会自己收拾自己的东西。“不好意思吧?明天自己记得哦。没有焦虑的叮咛,没有抱怨的指责,孩子学会了成长。
经常有家长说,我的孩子爱玩游戏,电脑手机键盘摔了也没有用,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不让他玩吧,又制止不了。(惩罚造成的愤恨,报复,反判,退缩,是孩子自我能力的丧失)。这种使用惩罚的主要原因显示自己能赢孩子的权利,或者通过让孩子为自己不良行为‘吃苦头”,而并不是让问题得到解决。如果关注点是让孩子从自己的行为中学习,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那么,观念的改变就会影响到输出语言的改变,语言的改变就会影响行为的改变。具体怎么改变?观念改变就会尊重孩子,让孩子事先参与行为规则之中。比方说玩电脑,开家庭会议,让孩子自己决定每天的作业时间和玩电脑的时间以及先后顺序,家长可以在讨论当中,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与孩子沟通并进行调节。在执行过程中,当孩子试探规则时,比方说,先做完作业,可以玩半个小时的电脑(孩子自己制定的),某一天作业比较多,做完作业完全没有时间玩电脑,就到了睡觉的时间,孩子会有情绪出现,这是帮助孩子培养自律与合作的机会,家长只需要理解他的感受,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
这就是我们在日常中到底是逻辑后果(关注的是还未发生的推理结果)还是自然后果(关注当下所要解决的途径)而转变心态去用心听,用心说的交流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