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人与人之间最好的关系,并不是你侬我侬,而是保持一定的距离,你不管我的闲事,我也不管你的闲事,各自做好自己的本分。
谈到“管闲事”,就不得不提到这么一个词,大方。做人大方,要么借钱给别人,要么做些吃力不讨好的事儿,这到底是好事呢,还是坏事呢?
适度大方,这是好事,渡人渡己,本就是为人处世的一部分。过度大方,那就不是好事了。连自己和家庭都不顾,只顾外人,这就属于是轻重不分了。
人到中年,要守住那一颗躁动的心,不要过度大方。与其把心思托付给了外人,不如对自己的家人好一点。
中年大方必折寿,对这些人过分大方,命数,就真的保不住了。
一、对“忘恩负义”的人,别太大方。
在《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中,东郭先生救了被人追杀的狼,让狼捡回了一条性命。等猎人离开了,狼显露出了真实的本性——要吃人。
东郭先生不明白,我救了你,为什么你还要吃我呢?带着一连串的问题,他一路逃命,幸好被拿着锄头的农夫所救,才保住了小命。
这匹狼,就是形容那些“忘恩负义”的人。你对他们再好,付出再多的真心,别人也不会感恩你的付出,反而觉得你好欺负。
这就是所谓的“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太过于善良,永远都不是什么好事。恶狼和恶人最喜欢欺负的,就是这些善良的人。
为什么我们常说“要给自己的善良加点锋芒”?有锋芒的善良,既能帮助别人,同时也能保护自己。无条件的善良,不过是自寻死路罢了。
他们懂得感恩,我们可以继续帮助他们。反之,那就选择远离。
二、对“得寸进尺”的人,别太大方。
有些人,你敬他们一尺,他们还你一丈。有些人,你给了他们一万,他们还想要十万,甚至一百万。人之欲望,那是无穷无尽的。
欲念太重的人,就会做出“得寸进尺”之事儿。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窟窿,越来越大,而不会有收缩的那一天。
老子说过,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大致意思是,我只是尘世间的一个旅客,算不上什么自然界的主宰。为人处世,没必要贪得无厌,只需要退一步,那就海阔天空了。
现代人,由于受到“金钱至上”观念的影响,所以他们会反着来。你越是往后退,他们越是往前进,逼得你退无可退。也就是说,得寸进尺,是当下的常态。
再有钱,也不要对得寸进尺的人太大方。要知道,大方和慷慨,应该给予那些值得襄助的人。
三、对“见不得人好”的亲戚,别太大方。
民间有句俗话:“笑人无,恨人有。”
你有钱的时候,别人会憎恨你,认为你的钱是通过不择手段获取的。你没钱的时候,别人会笑话你,认为你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庸人。
有钱,就被人憎恨。没钱,就被人笑话。怎么这人性会如此扭曲呢?跟心理学当中的“就近攀比”原则有关。
何谓“就近攀比”?你跟他的距离越近,他就越喜欢跟你比较。攀比,就是比谁更有钱,谁过得更好,以此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亲戚认为自己过得更好,他们会特别开心,对你还是有感情的。亲戚认为自己比不过你,他们会特别生气,对你毫无感情,只剩下憎恨。
对于那些见不得人好的亲戚,宁愿小气一点,也不要过分大方。你的好,很有可能会被人当成河边草,毫无意义。
四、对“喜欢占小便宜”的人,别太大方。
有心理学家说过,人性唯利是图,会为了利益而失去做人的原则和底线。
“唯利是图”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占小便宜。他看到你的身上有利可图,那他就来到你的身边捞取利益,明面上对你特别好,实际上就是看中你的价值。
这些人,可以同富贵,而不可共患难。就像那些因为物质钱财而结婚的夫妻,一旦大祸将至,那他们绝对会“大难临头各自飞”。
试想,亲如夫妻都大难临头各自飞,又何谈是外人呢?外人,那是很现实的。能占小便宜,就逐渐靠近你。不能占小便宜,就逐渐疏远你。
正如王志文所言,人是一个多变的函数,今天有可能是你的朋友,明天就有可能成为你的敌人,不会对你有任何的忠诚和感情。
人到中年,做个“清醒”的人,既不占别人的小便宜,也不让别人占我们的小便宜。各自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那就相安无事了。
文/舒山有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