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还是接着前面写,一顿饭吃成了不欢而散,两个人心中都有怨气。回到住处就各自给朝廷写了一封信,王化贞写道:“那个熊蛮子非说要合兵,防御作战,万万不可呀!”熊廷弼奏道:“那个老王大夫,我说合兵,他非要分兵,主动进攻,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呀!”不几日,这两封截然不同的奏折就到了兵部衙门。此时二人还并没有到反目的地步。
起初的时候,虽然两人心里有怨气,但碍于面子,在外人面前还得装出很友好的样子。后来,不知怎的,两人撕破了脸皮,居然纷纷放出狠话,什么辽东有他没我、有我没他的话都出来了。内阁首辅叶向高不止一次写信劝他们两个要团结,要以大局为重,可是谁也不买他的账。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旦这个领导班子不团结,那出事儿是早晚的!
兵部一收到这两封截然不同的奏折,乐得不轻。这两人可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乍一看,还都挺有道理的。怎么整呢?历史经验再一次告诉我们,没有什么事是一个会解决不了的;如果一个会解决不了,那就再开一个,啥时候解决了啥时候了。
于是兵部协同内阁,召集了六部、十三科道,百十号人就要开会讨论这个事儿。其实他们心里都明镜似的,熊蛮子的策略才是正确的,开这个会无疑是想架空熊廷弼。百十来号人刚召集到位,会还没来得及开,辽东经抚不睦的消息就传到了京城。大家知道熊王之间早就有点儿矛盾,没想到发展到如今势不两立的地步了。
如果说采用熊或王的策略,内阁和兵部能做的了主的话,可如今这个事儿有点大呀!辽东一二把手闹矛盾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嘞!时任内阁首辅叶向高一看事儿咱也兜不住了,那就往上报呗!于是解散了众人,让他们哪儿来还回哪儿去,自己孤身一人去找了木匠天启帝。
天启帝是烦透了,我这一天天的做木匠活累个半死,你们却拿这些鸡毛蒜皮的破事来扰乱朕的心智,着实可恨。本来是不想管的,可是听叶首辅说得头头是道的,貌似挺严重,万一广宁再丢了,后金可就直接入关了,京城就危在旦夕了呀。可是管吧,天启帝的智商还是挺令人着急的。那该当如何呢?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朝廷里这么多人呢,怎么顶不上三五个诸葛亮啊!让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去吧,我还是安心做我的木匠活吧!于是天启帝说那咱就开个会吧!实践证明,会还真是个好东西。天启帝跟叶向高说:“老叶呀,你去传朕的旨意,明天,在京的三品以上官员加上各科道御史来开会,专题研究这个事儿,你就帮我给张罗张罗吧!我这儿还有好多活没干完呢!”
P�y�I��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