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的第十七个教师节。
每个忙碌的开学都会一样的迷茫和空洞几天,找不到工作的路,和刚入职一样苍白。没有一天是可以完全重复的,没有一年当老师可以直接复制。
都是新的。
开学第一篇习作《我的新老师》,不少孩子写到了储老师:储老师的皮肤有一些黑;储老师有时候很严肃;储老师如果笑起来也是萌萌哒;储老师上课表情有时候夸张;储老师很关心生病的同学……储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呢?孩子们边写边猜。
一个孩子写道:“我想储老师是一个爱看书的人,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我去办公室她在看书,外面那么吵,她竟然看得津津有味。”
一个孩子写道:“储老师上课时从我身边走过,我感到她身上有一股书的味道,她有时候滔滔不绝。”
又有一个孩子写道:“储老师看书很有经验,不然她给我们定的阅读跟踪怎么会那么严格呢?”
…………
我偷偷地笑了。不得不承认,我喜欢孩子们说他们的语文老师喜欢看书,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爷爷上过几年学堂,有一些闲书,十来岁后认字多些,就去找了看。第一次入迷的是《碧血剑》,线装、竖版、繁体字。暑假里,用毛竹尺子按在字里行间,看一列,移一列,直到患了近视。还有《今古传奇》、《三言二拍》之类的几本也都粗粗翻过。后又在爷爷床头偷得一本《皮五辣子》,那么厚,虽然情节已经模糊不清,但人物的邋里邋遢,泼皮无赖仍有印象,仍清楚记得该书名。
我爸从来不看书。但有一次他从海安给我买了几本画儿书,大概有《半夜鸡叫》。画画得很好,尤其是人物,我照着描得很有兴趣。
我小叔也有不少武侠小说和花卉类期刊,他上的是园林学校。那时候彩色的杂志应该很奢侈,我至今还保留着当时从杂志上剪下来的几幅黄玫瑰。尽管现在看上去清晰度太不够,色彩也不亮艳,但在当时拥有这些花卉图片是我非常骄傲的事情。
不知道问什么,上师范后看的书反而没有小时候的那些印象深刻,是因为来得太容易了吗?
这些年,陆续把当年一些必读书目拿出来重读。开始买了kindle,后来还是不习惯,又成了当当的常客。
《平凡的世界》看了两遍,又对着电视剧抹了一通眼泪,轻车熟路地找出那些地方导演做了改动。
张嘉译的《白鹿原》不比原著差,我怂恿好多人充了乐视的会员,耐心地看完。我能理解,有些东西,电视里没法呈现都让人荡气回肠,满含热泪,更何况是文字本身呢?
上学时不大瞧得起巴金,重温《激流三部曲》,发现年少的自己太轻狂。
恋爱的时候读张爱玲,不喜欢她的灰暗和“爬满了虱子”的论调;婚姻里再读张爱玲,感觉她活得太明白才未能终于幸福。
半夜读汪老《食事》,直看得饥肠辘辘,满口生津,爬起来找食吃。
看蒋勋《无关岁月》,人在书旁,灵魂仿佛随他也在路上。
…………
看的仍是杂书,不成体统。然而储老师爱看书,孩子,你猜对了。
这一年的九月,我们一起,遇见了四一一。
一起加油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