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而诗歌发展到唐朝达到鼎盛。唐诗伴随着我的成长,并以它持久的魅力滋养着我,影响着我。一路走来,繁花盛开,诗香盈袖,满室蔼然,我在唐诗所构建的世界里沉醉。
唐诗之美,美在音律。忆昔童稚之时,偶然间接触唐诗,虽不明诗意,却被他那富有音乐美的节奏所吸引,“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简简单单一首小诗,却在平仄交替的节奏中演绎出低回婉转的情思。“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样疏密有致的乐感不知是来源于琵琶女的妙手,还是归功于白居易的诗功。在唐诗那里,无论是格律诗的整饬,还是歌行体的自由,都把汉语的音乐美展现得淋漓尽致。那跳跃于唇齿间的一个个文字,经由诗人的重新排列布阵,便呈现出或高昂急促或舒缓低回的艺术化效果。唐诗宜诵,宜歌,我们虽无法探知古人是如何和诗而歌,但闲暇时用字正腔圆的声调吟一首唐诗,便顿觉齿颊生香,让人陶醉。
唐诗之美,美在画面。打开一本唐诗集,你便仿佛随着诗人一起,在祖国的版图上来了一次远足。在这里你能感受到边关大漠的雄奇苍凉,“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瀚海栏杆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读到这些诗句时,请闭上眼睛,任思绪在诗句中驰骋吧,绵延的黄河,劲拔的孤烟,百丈的坚冰,浩瀚的沙漠,天地之间有大美,而唐诗把这种美带到了我们面前。在唐诗那里,我们看到了最雄奇的山,“造化钟声秀,阴阳割昏晓”,老练的杜甫,只用十个字便把泰山之秀泰山之雄写绝了,在唐诗那里,我们游览了最奔放的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飘逸的李白,他那天生的诗才不正像这滔滔的黄河水一样吗?唐诗,它以一种最浪漫的方式描摹了名山大川,书写了塞北江南,读着这样的诗句,试问谁能不为之陶醉呢?
唐诗之美,美在格局。唐诗以气韵取胜,宋诗以哲理见长,也有人说最好的诗已经被唐朝的人写尽了,到了宋朝,诗人们只好搜肠刮肚,凝眉苦思,另辟蹊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着这样的宋诗,我总感觉少了点气韵,少了点情怀。唐朝的诗人自信,“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一个王朝的底气和霸气,“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一介书生的自信和执着。唐朝的诗人乐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苦寒的西北大漠在诗人的妙笔下仿佛萌发了盎然的春意,“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本该凄凄惨惨的送别在诗人那里却转为对前途的期待。有人说唐诗是早晨,不是下午茶,我觉得这个比喻妙极。唐诗的格局很大,大到能容纳天地万物,承载爱恨情仇,它体现的是一个民族的自信豪迈,彰显的是一个时代的朝气蓬勃。
唐诗如酒,李白喝了它,“三分啸成了剑气,七分酿成了月光,绣口一吐便是整个盛唐”。这壶老酒,在历史的酒窖里不断沉淀,发酵,不管是谁打开尝一口,都会深深陶醉其中,沉醉不知归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