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留心皆学问。
今天是农历2023年,正月初五
早上途经一个村庄,牌子上显示“贠庄村”
我的第一反应是,一个生僻字,好像是第一次见到,不认识,得赶紧查一查。
妹妹随即就问我这个字怎么读?
我赶紧用手写输入法去搜索了一下,读作“yun”。
这个村其实离我的家不算特别远,但对我来讲是个新鲜的事物,之前从未注意到,在老家农村活动半径十足的小啊。
我不认识的“贠”字,在这个村儿村民看来是与生俱来的,再熟悉不过的。
之所以不认识不是因为这个字,不怪这个字出现的频率低,而是我接触的非常少。
起初认为“贠”字大概率也是一个生僻字,可是当我知道它的读音后,用拼音输入法打字输入的结果发现,它的位置顺利还不算靠后。
百度百科提示它是一个常用字,在中国大陆常用字大概2500字,“贠”字是1/2500。
如果我完全不注意,或者我的妹妹不问它的读音,一瞬间就会从我的视线和注意力中消失,更不会转化成我的知识。
下一次遇到的时候,只会从我的记忆库里扫描出来他的印象,感叹一句,咦,我曾经见过,仅此而已。
顺便采访了和我一起的三个小朋友,一个小朋友注意到了,有三个小朋友根本没有注意到。
让孩子保持好奇心,任重而道远呀!
这是不是也是处处留心皆学问的一个小的场景呢?我及时写下来,努力给孩子做好示范。
附:贠的相关资料。
贠,汉语汉字,普通话读音为yuán、yùn,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在读作yuán时,“贠”字基本含义同“员”;在读作yùn时,“贠”字是一个姓。
贠和员是一个字,写法不同,一字多音。当姓氏讲时读yùn,不读yuán,由伍子胥伍贠(yùn)而来。
贠在全国8155个姓氏中属分布较广,各省、市、自治区都有贠姓在我国之姓氏群体中尚属罕见姓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