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作者: 你好佳豫有约 | 来源:发表于2020-11-04 23:54 被阅读0次
    2020.11.4      佳豫

    东方有佳人,豫云圣贤道

    幸福大先生,逍遥女作家

    《未来学院》院长

    《佳豫太空站》站长

    豫见生命,绽放天性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解读论语第247天)

    日经第584篇(宪问第十四)

    经典原文: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子路问怎样事奉君主。孔子说:“不能欺骗他,但可以犯颜直谏。”

    真正的耳聪是能够听到心声,真正的目明是能够透视心灵。古往今来都会存在: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

    对于一国之君或者说企业的领导,如果看到他们有过失,那就要劝谏。当然劝谏也是要讲究形式和艺术的,让他们能听得进去。

    假使国君或者领导听了不高兴,自己是否会坚持原则,据理力争,犯颜直谏;还是为了让国君或者领导高兴,自己就做出没有原则的让步?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唐太宗和魏征了,前面有讲过,这里不再赘述。

    总的来说,除了敢直言的大臣外,君王也要有一定的度量和心量才行。不然就是伴君如伴虎:文死谏,武死战。比如,商纣王下令把比干的心给挖出来等等。

    正所谓多闻阙疑,多闻就是学得很多,听闻得很多,也就是说见多识广,但是,也会有还不懂的地方。那不懂的地方就会存疑,这其实也是体现一种谦虚好学的态度。

    也就是说,对于不懂的地方,不能讲它是错的,不能认为自己就是对的,如果太执着自己的见解,往往自己见解可能也是错的。

    就像某某说的,没有ROOT,就都是一知半解的东西,不全面。包括我在内,理解上都是不全面的。

    子路的性格是豪爽、直率的,犯颜直谏这个没问题。但是,有时候难免会一意孤行,会执着于自己的见解。自己还没搞明白,就擅自做主,这叫不能阙疑。

    前面学过一段关于孔子生病,而且病得很严重的故事:子路使门人为臣。

    子路曾经在孔子做鲁国大司寇的时候,做过孔子的家臣。孔子对于子路而言,既是老师,也可以说是他的领导。

    子路认为孔子虽然现在已经辞职,不是大夫了,可他曾经做过大夫呀。当时孔子重病,很可能会去世,子路就擅自做主要孔子的门人,就是孔子的学生们,以家臣之礼为孔子办丧事,以表示对孔子的尊敬,本意是出于好心。

    我们说,动机永远没有错,只是在行为的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子路的这种做法在孔子看来是不符合礼的,因为当时孔子已经不是大夫,所以,不应该以大夫之礼,也就是说当时的孔子是没有家臣的,不应该让孔子的弟子充当家臣这样的礼来治丧。

    孔子后来病好没死,他知道这件事情后,就说:吾谁欺,欺天乎。

    要知道孔子一生都在倡导礼,怎么能够死后违礼,子路这不等于是让老师一生的名节都受损吗?!

    看到,不等于看见;看见,不等于看清;看清,不等于看懂;看懂,不等于看透;看透,不等于看开。

    大多数人是耳朵听听,做不到,更大一部分人会嫌别人多事。真正谦卑的接纳别人建议的人是非常少的。

    而作为君王或领导,不能养成只爱听好话这种陋习。如果说我们今天不能听得进别人的建议, 那我们不要想这辈子有什么成就。

    人的成就和你的虚心程度有关,能虚心接纳别人建议的人,才能够把自己的错误一点点的删除,如果连建议都听不进,哪里还能改过?不能改过凭什么能做成事情?难道是靠运气吗?难道幸运之神就真的会屡屡地眷顾我们吗?凭什么?上天是公平的,厚德方能载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hon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