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酸碱体质”创始人Robert Young败诉被罚了。尽管他不服罚款提出了上诉,但他伪造履历、假冒医生,且其理论漏洞百出,其所谓的疗法也没有效果——这些基本是实锤了。
说起来,“酸碱体质”理论在国内还很火过一阵,我的母上大人还因此差点搬回了一台号称可以调节酸性体质的碱性饮水机。国内同样火过的养生神话还有不少,比如绿豆治百病呀,生吃泥鳅泻火呀等等。
想当年我还是无知少女的时候,读了马悦凌的书,于是试图用生大蒜敷脚心治感冒咳嗽。结果咳嗽没好,脚心却因为被生蒜刺激而红肿一片,奇痒无比,让我向抠脚小仙女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后来看到辟谣文章我才知道,生蒜外敷对皮肤刺激性很大,而且对感冒咳嗽作用寥寥,在中西医里都未经证实。
No.1 我们为什么会轻信“养生神话”?
为什么我们会被这些“养生神话”所欺骗?——这些骗局知识和逻辑漏洞其实不少,仔细查证并不算太难发现。但为什么我们的第一反应却通常倾向于相信它们呢?说起来背这锅的其实并不该是我们,而是我们的大脑。
我们的大脑喜欢确定性。2016年,伦敦大学学院的一个研究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上发表了一项关于人类心理和行为方面的研究,表明不确定性会让人们感到压力,并导致压力相关激素的分泌。
原始图片来源:de Berker, A.O., et al., Computations of uncertainty mediate acute stress responses in humans.Nat Commun, 2016.想想那些“养生神话”,尽管都没有多少实际证据支持,但创造这些“神话”的人都是用自信而确定的语气来把这些故事讲出来的。而真正的科学由于需要保持全面的视角和谨慎的态度,因此反而极少把话说得很满。
譬如,真正经过临床试验的药物没有哪个敢宣称自己包治百病的;反而未经证实的偏方,甚至伪科学,常常夸下海口,仿佛从感冒到癌症无所不治,“酸碱体质”学说就是近在眼前的例子。
一个是把一切不确定的可能都给你讲得明明白白的循证医学,一个是语气肯定保证治愈的“养生神话”,由于大脑对确定性的偏爱,我们往往会不由自主地选择信任后者,于是便轻信了“神话”。
此外,我们的大脑还喜欢个例。近几年的好几项研究都表明,相比巨大的统计数字,充满细节的个人故事和照片反而更能唤起人们的情感反应。譬如,在灾难性事件发生时,相比“260万难民”,我们通常更愿意去帮助“那个孤苦无依,倒在海滩上的3岁孩子”。
照片来源于网络那些成功的“养生神话”也同样应用了这个规律——它们宣扬的成功案例往往并非冷冰冰的统计数字,而是一桩桩生动详实的个人经历。
当正规医院的医生用一串精确却令人头晕的数字告诉你某个疗法的成功案例有多少起,治愈率有多大时,“养生神话”会告诉你,他如何用他那神奇的方法治愈了多年饱受某疾病困扰的邻居张大妈,或者拯救了某个深夜被妈妈抱着前来就诊的可怜孩子。这些个例和故事在我们的大脑里唤起了更加强烈的情感反应。
因此,往往,尽管理智上我们知道医生说出的数字和信息是可信的,但感情上我们会更容易信任细节详尽的“养生神话”。
No. 2 如何避开“养生神话”的陷阱?
尽管大脑会让我们一不小心就轻信了“养生神话”,但总体来说脑子还是个好东西,我们不能没有它。不过,当我们知道了这背后的原因,我们也就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早早识别出不靠谱的“神话”,早早远离:
当某个养生观点语气非常肯定甚至绝对,让我们极有高确定性的安全感时,这种确定性带来的爽可以视为一种信号,告诉我们这个观点很大概率是不靠谱的,很有可能没有经过实际验证——因为,就像前文里提到过的,科学上的实证需要全面而谨慎,这样得出的结论往往不会说得很绝对,要留一线余地给还没有排除掉的或者未知的可能性。所以,如果一个观点过于肯定和绝对,那么,不要轻易相信。
如果某个疗法只给个例而没有统计数字,那么它很有可能并未经过验证,只是在利用我们大脑对个例的偏好。一般如果一个疗法经过严格的受控实验验证,那么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用统计数字表明 最后的结果。(当然,有统计结果并不能表明这个疗法一定靠谱,不过这是另一个话题了,我们以后可以八一八。)所以,看到效果诱人的个例时,别忙着跟着大脑一时冲动,停下来看看能不能查到该疗法其它方面的资料和数据,再作决定。
珍爱生命,远离“神话”!
参考文献:
1. https://www.usnews.com/news/best-states/california/articles/2018-11-02/jury-says-disease-expert-must-pay-105m-to-cancer-victim
2. de Berker, A.O., et al., Computations of uncertainty mediate acute stress responses in humans. Nat Commun, 2016. 7: p. 10996.
3. Västfjäll, D., et al., Compassion Fade: Affect and Charity Are Greatest for a Single Child in Need. Plos One, 2014 9(6): e100115.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100115
4. Slovic, P., et al., Iconic photographs and the ebb and flow of empathic response to humanitarian disasters. PNAS, 2017. 114(4): p. 640-644.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科普不烧脑”。转载请联系作者,非授权转载或抄袭将依法追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