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职业一年的成功经验vs不成功经历

作者: 贝小喵的读写生活 | 来源:发表于2019-05-11 16:24 被阅读3次

    最近,我喜欢上了林安,一个26岁的上海姑娘。

    初次相识,源于她的微信公众号土土土槽,Get 100种不上班的理想人生这个专题。题目很吸引人,很讨巧。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个“不上班“的人(特指那些由职业者)或者有朝一日想成为一个”不上班“的人,又希望能有份收入、养活自己,能做成一些事情,有成就感,你愿不愿意多看看同路人的理想人生,从中找寻一份属于自己的灵感呢?

    林安很实在。在自己自由职业满一年之际,专门发文,记录并详述了这一年的心路路程及从中汲取的经验教训。说实话,满满的干货,让我很感动。

    怎么说呢?现在网络上的各式推文,看似有道理,但禁不起深度推敲,原因就在于点到为止的心态。什么事都流于表面,讲讲道理,让你觉得是那么回事,但就是不知道放到自己身上该如何落地。于是,你便留恋于不断地阅读同类的文章,以期有朝一日自己能得道成仙。

    我想,这就是鸡汤说法的来源吧。

    一个年仅26岁的姑娘是如何做到裸辞一年(更确切的说是在半年内)便找到自己的方向、实现收入稳定的目标的呢?身为一个同为自由职业者(仅仅是时间自由,甚至谈不上什么职业)的孩子妈来说,我不得不抛开所谓的年龄、阅历、经验的虚假面纱,虚心的向和我有着向下几层代沟的年轻一代虚心学习。

    ①    辞职前的心理准备,自由职业vs自由

    自由职业不等于自由,这一点,大部分人在思想上是认同的。但落实到行动上却因人而异、千差万别。

    提前在心里为自己规划好,到底是想给自己一段自由的时光去做一些以前工作时没有时间去做的事情(哪怕就是放松,去享受生活),还是给自己一个自由的环境+自律的工作时间?想明白这一步,才不会产生最基本的认同焦虑感。

    二十几岁的林安,单身一人,养活自己的需求保证是首要目标。她写到,“因为收入骤减,一刻不停的在想接下来该做什么,怎么挣钱……那三个月,几乎每天都在工作,不敢给自己放一天假”。

    所以,她的选择是自由的环境+自律的工作时间。

    自由的诱惑是如此之大,我从未设想过,三个月不给自己放假!这是何等的坚持,背后又有着怎样的生存压力?

    反思一下自己,刚刚辞职时给自己定的第一个目标竟然是“补觉”!其实客观的想想,本不该批评自己。身为一个曾经的全职工作者和兼职妈妈的合体,多年体力透支是很明显的事实。挣钱养活自己的需求优先级确实大大低于对身体的呵护的需求。

    但是,如果拿批判性的思维来思考,补觉不会占用一整天的时间,剩下的时间还是可以有效的加以利用的;补觉工程持续两三个月大致便可收尾了,那么体力恢复正常之后的时间我又是如何安排的呢?是否有效充分的利用了呢?

    别说三个月一天不休息的工作,每天一小时的高效工作时间我都无法保证。借口很多很多:

    -      我是一个孩子的妈妈,我每天无法逃避做饭、买菜、接孩子等日常琐事;

    -      每个晚上和周末都无法专心做自己的事情,是因为有一个随时缠着你说话、想跟你玩耍的小不点在身边;

    -      全职工作了将近20年后,突然自由了、有了大把的时间,太想做一些无用但有趣的事了,比如种花、烘焙、写字、跳舞。其实,我是彻头彻尾的将自己的自由时间定位为一段享受生活的时光了。

    这其中纠结的地方就在于,既想享受生活,心里又还保有那么一点点追求,不甘放弃寻找今后的个人发展方向。结果便沦落为,本该专心享受生活的时候,脑袋里却还在惦记未来的出路;本该专心思考未来的发展,脚踏实地的做些什么的时候,心里却如长草一般,想着生活中的那点小确幸。

    原来,我们不能太贪心,什么都想要,什么都不舍得放手。

    ②    懂得取舍,学会专一

    “Get 100种不上班的理想人生”这个主题对于一个以写作和自媒体为生的人来说,是一个很吸睛的切入点。

    每个初次踏上自由职业之路的人都会面临一个选择的课题。如果你很幸运,有着非常专一的爱好——比如,我有个超爱瑜伽的朋友——那么顺着这条路走下去,时间、精力的投入都是件开心事。就算经济收入暂时达不到很满意的程度,但至少可以被做事中获得的满足感所弥补。

    记得我刚刚辞职时有一次和闺蜜聊天、聊我的方向,她们都说,这对你来说太容易了,你有这么多爱好,哪个不是出路呀?

    可当我反思自己这几年走过的路时,我发现,这么多的爱好似乎成了我的绊脚石。哪一项都觉得比别人擅长一些,可以再深入发展一下,可哪一项似乎都不能算是真正的专长,达不到可以拿来做进一步发展方向的水平。

    记得当初给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取名时,苦苦思索了许久,名字是个性、是主题的凸显,可我的主题到底该是什么呢?我不能今天写美食,明天写旅游,后天写育儿。这种大杂烩公号估计不太会吸引到公众的眼球。

    这种无从取舍的纠结带来的另一个负面影响就是不自信。相比于长时间深耕于一个领域的专业人士来说,多面手在外人看来很光鲜、很热闹、很生活,但内心深处对自己的怀疑却从未停止——为什么我哪一样都做不专?我在哪个方面都成为不了专家,我这么不专业怎么去跟别人分享我的经验及成果?又有谁会愿意去关注我?

    我总是下不了决心,去放弃一些。

    二十几岁的姑娘都懂得,自由职业初期首先可以通过把爱好变工作来养活自己,但是当时间和精力无法支持你去同时做几件事时,首先放弃的也可以是由当初的爱好生出的那份工作。不是因为不喜欢了,而是看到了自己未来在这件事上的局限性,体会到了当爱好变成工作时内在的感受——你是否依然爱它如初?

    前两天听到一个笑话,一个男生心里同时暗恋着好几个女生,总是犹豫不决,不知道到底该去选哪一个作为约会对象。好笑的是,这些女生谁也不知道他在暗恋她。

    突然觉得这个笑话有点像我的状况,我的每一个小技能小爱好就像那些被暗恋的女生——永远得不到约会机会的女生。

    为什么不专心去追一个姑娘,认真的向她去表白呢?

    ③    水到渠成,但是需要先打好基础

    “先做事,再赚钱”这句话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认可 。辞职初期,不可避免地满脑子想的都是我该如何去赚钱?我也不例外。

    我曾经为了赚取一点点稿费去写广告宣传文,写的时候虐心,因为不是发自内心的声音,写完了揪心,因为平台浏览量低。这样的文章为我带不来任何杠杆效益,继而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了方式。

    也曾经为了赚一点讲课费而去讲没那么喜欢的主题,面对不那么主动的学员(不是自己花钱购买的课程)。虽然整理课件和备课的整个过程令自己很受益,但是对长远的个人发展帮助并不大。

    林安说,找准自己的定位、找到自己的目标群体,持续不断地创造符合目标群体的产品和内容。自由职业早期,也许你觉得做这些事既耗费时间精力,又起不到任何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当回头看时,你会发现很多成果都是前期的积累铺垫带来的。

    我想以写作为生。平日里文章也没少写,但是,仔细想想,这其中有两个致命问题。

    一,忽略了目标群体,总是天马行空的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没有太在意读者感受(这也是我后来在一个写作训练营里看到的自己的问题所在)。而且,因为本来爱好就多,更是不可避免地四处开花。

    二、总是在写投稿文章时才足够认真、反复推敲,但是发在自己的公号、博客等媒介上的文章往往草草了事,想法来了就简单的写上几段,然后post上去,ok,完工。这样便总有一种“没写出最好的文章”的感觉,但是又懒得花额外的时间再去修改。

    我不知道这样草草写成的文章算不算积累,或者说有多大的效力。反正,我承认,我没有尽力。

    所以,我写的那些文章至今也没有为我带来太多的意外收获。

    ④    个人品牌宣传,你低调结果就会低调

    自由职业想要发展的长远,一定要在目标圈内树立口碑和品牌。这一点,我在身边的几个朋友身上看到过。

    我有两位做亲子教育的独立讲师朋友,她们经常在自己的朋友圈晒自家的孩子——孩子的行为举止、孩子的良好表现,作为讲师兼家长,她们在日常生活中就事论事的一些看法。

    我挺理解她们的,毕竟她们要树立自己的专业权威形象。我也挺同情她们,为了事业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家庭隐私。我曾经还庆幸自己没有走上成为职业讲师这条路。

    喜欢写作,想以写作为生,我从未想过这件事和树立个人品牌和口碑之间有什么联系。低调不自信的我有时候甚至会特意隐藏自己的文字——从来没有在朋友圈公开过的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我在各个平台的名称并不统一,让人很难发现这些稀奇古怪的名字指向同一个人;那些非投稿的文章我甚至都没有给我的先生看过,因为他比我写得好,我不自信,怕他笑话我。

    我偷偷做的这些对我怎会有帮助?怎么能让周围的人认识到我?

    那个讲师朋友曾经跟我说,她是一个特别不爱宣传自己的人,那些购买课程的学员,都是通过老学员的口口相传慕名而来的。口口相传看似是别人的功劳,别人在替她做宣传,但是,她树立自己的品牌及口碑靠的还是讲课的功力。

    归根结底,宣传自己的只能是自己。你低调、不自信,结果自然也就低调。

    ⑤    别人的路vs自己的路

    看了林安的自由职业一年总结,我的心情低落了好几天。因为看到了成功的人、优秀的人,看到了清晰的思路,看到了年轻的老练,看到了生生不息的力量。

    为什么我的身上没有这些优秀品质?

    以前,总觉得自己的年龄就是摆在那里都能拿来说事的资本。但是,在这场年轻人vs中年人的pk中,我除了年龄高于对方,其他统统败下阵来。年轻人的冲劲、干劲我没有;年轻一代在二十几岁就有的成熟想法,在我们这一代中年人身上,既没有被教、被告诉过,也没有主动思考过。当我们总开玩笑说搞不懂现在的年轻人在想什么的时候,不是他们太奇葩,而是我们太老旧。

    低落,不是因为自己不够成功,而是因为嫌自己不够努力、不够自律、不得方法要领。如果这三点我都做到了,结果什么样,我想我不会太在乎。至少这样的结果不会让我低落。

    《晓说2018》最后一期,高晓松说,“我最怕的事是有一天醒来发现自己才15岁,我不要再经历那些挣扎和一叶障目的年纪。”

    老公说,他现在最看重的是自己的健康,为了家人。

    我在当年决定辞职的时候就曾告诉自己,工作不是最重要的,陪伴孩子成长、关注他的教育才是我现在要花费精力去做的事。

    我们可以羡慕他人的成功,但是无需以此贬低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人在不同的年龄段就是会选择做不同的事,关注不同事物。

    社会一向倾向于成功者,尤其是事业成功者;现在的年轻人一个比一个拼命,看谁更努力、更自律。我也曾年轻过,我也曾很努力的工作过,可惜我二十几岁的时候还没有互联网,所以我不大可能在当初的大环境下为自己谋得一份自由的职业。也就是说,我不能错时空和林安小妹妹去比什么。

    道理大致就是这样。

    不去随意批判自己,但是要客观的看待自己;不给自己的不成功找借口,但可以从别人的成功经验中为自己找寻一些启发。

    现在,我要做的是心平气和的为自己的生活和自由职业重新规划一下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由职业一年的成功经验vs不成功经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hox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