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多嘴,在一个久经年头老友的“重拾红楼”下评论,“每一本书在每一个年龄段都是全新的”。似乎不过瘾,又去私撩“再看如何?”
本以为的互侃,结果并不多欢快,反而倍感打脸,也对我的敏感再烙一印证。
朋友说,旧的已忘却,新的还未开始。
我回,总归大概的人物特点还是记得的,喜欢的与不喜欢的。
朋友说,没有特别的喜欢与不喜欢,只是不喜欢林黛玉的多愁善感。
接下来,是三个大大的捂嘴笑脸……
说实话,我是微有震颤的。因为我做为旧识中公认的多愁善感的代表人物,她又做为我一个十年龄以上的旧友,这种语言的耿直,又仿佛故意而为之的影射,确实让我有受侮辱的感觉。
这尴尬的聊天,在我的“再看看是否会有全新的认识”里,结束了。这场十年以上的没有碰面,一年偶尔的几场尬聊里,终于还是不欢而别了。
我总是这样,会被一个细而微之打败,这是我不容置否的性格缺陷。但理儿既不在也在,不喜欢我,何以朋友相称十年。那如若不是暗有所指,既然不喜欢此类性格,又何以交我这个恰如其分的朋友。明明完完全全可以,在朋友圈里相忘于江湖的。明明是可以直接了断的关系啊。我越想越觉得深受其辱,毕竟我的交友也是颇有原则的。
每当我一个人把思绪纠结到我自认为浪费生命的时候,我总愿意对“想多了”三字缴械投降,因为我不甘让自己得情绪堕落于名不经传的琐碎里。一阵风,散了而已。写到这里,我已然释然了一半。
言多必失,越来越想做回沉默的大多数。今日,我便要郑重的宣布,自此消遁,退隐朋友圈,落字为证。
为人处世,不做冗述,欢喜自如罢!
提到红楼,我来来回回已经记不得看了几遍了,每次看了停,停了再重头看,如此反复,前面的书翻烂了,后面的还素昧谋面。也至此证明,我不是个锲而不舍之人。总结下来,大概有三遍。中学时期,大学时期,中年时期。再浓缩之,是不谙世事的年纪,和久经社会之后。
黛玉在我早期的评价里并不高,尤其高中那段时间,身边的同学说起无一不恨得跺脚,刻薄,小心眼,等等云云。相反把宝钗的得体与端庄夸的如璀璨的牡丹一朵。我那时即便对黛玉的小性儿不甚欢喜,却也是对宝钗的老好人逢迎不来。因为,我觉得惜花之人,嘴上再作刻薄,那骨象里透出的善良是不容置否的。我相信她有很多的言不由衷,只是把心底好的坏的一并毫不掩饰的兜之于众。其实刀子嘴豆腐心,她本无恶意,只是不善于伪装罢了。说的真性情,大抵是未经风霜,年幼的不谙世事罢!
这样的性子其实在年轻一代稍微多见。尤其目前这个社会,独生子女颇为娇惯的一代,我们所谓之的棱角分明与情商,便是大多在年龄层次上各自鲜明的独有特质。我之所以不喜欢宝钗,正是因为她的处事风格同家境年龄极不相符,这种圆滑的老道风大抵是少现于青春年少。
很遗憾,黛玉的青春定格于少年。还未来及领略世间百态,丰富的内心与情感还未来及论证与升华,她便翩然去了。世人只记得她葬花和她的小性儿,殊不知,这种特质与才华的繁盛,会伴随她的阅历,渐渐收起锋芒,在世间百态里消隐成最为温婉善意的一朵。
黛玉若活着,她会从本心磨砺出温柔之后的沉静。
而宝钗,似乎并无本心,只有倾其一生的附和,与逢迎。或许这就是她的自我,只不过在旁观者的眼里,何其悲催。没有思想,盲目于世,只为了顺应。
想来,正是我留给朋友的那句话。
每一本书在每一个年龄段都是全新的。
初读不识黛玉。再读,仿若书之人。不知是我像她,才懂她。还是因为懂她,才像她。
谁本无错,只是恰逢了你的喜欢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