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四周鼾声扬抑,耳机里低声放着歌曲。坐着,或许是时候写点假装文艺/装逼(无聊)的东西?
我是个疏于文笔、不通大雅的俗人,这一点也多次被我提及,但趁此夜难得,或许思捋一番,不管内容如何,爱看不看,此文谨送,我自己(或许还有传说中,知己?)
我们都曾在夕阳下追逐梦想,也都曾在夜空底瞭望远方,到头来,也都像司马曜一般,在华林园举杯,对长星挥劝一句:“自古何有万岁天子耶?”可见纵然是皇帝,也会有着无法排解的孤寂与愁绪。我们是怎样失去了我们的梦想?又或者说这便是成长的代价?再或者,我们的梦想,究竟是什么?我们有梦想吗?于此,我或许有一分我自己的答案,那缺失的九分,或许能在我写下答案时告诉我自己罢?
还记得在某篇文章中见过这样一句话——“人的糜朽,就像水果的腐烂,由内而外,竟如此快!”,首先当然,我认为,人都是有那一份自己的梦想的,这一个梦想不同于他本身或者说本能欲望所产生的简单冲动,当应是某种所异甚至是所背于本能欲望冲动的,一种“欲望”。是另一种潜在精神、人格的的欲望。这种欲望应该是来自于人格的,为满足自身存在、为丰富自身意义而诞生的——某种欲望。我最近似乎坚定的认为,所有人,所以事,都是由欲望二字产生并驱动的(这或许预示着我可能是一个唯心主义者?)。于是乎,梦想来源于人格上、心理的需求,梦想的诞生来源于对自身存在价值的思考与完善。如此说来,主只要是能够思考、能够认知自身存在的,都有着梦想。
那为什么会有人失去了梦想,而且许多人归咎于“长大”呢?
如果我上面的解释说得通的话,这或许可以归结为生理、现实的欲望与需求,大于心理、精神的欲望与需求。就像饿肚子的人会更喜欢一碗淡粥的馈赠而绝不是一本精彩的厚书一样(当然不乏有人能够战胜这种欲望上的差落,这些人也大都在史书留名),社会结构与环境造就这种局面,从温顺摇篮里出来的婴儿,踏上人生的帆船直面巨浪时,能守住船帆不被暴雨击溃,能略明方向不被漩涡吞噬就已经要花掉他所有的气力了,当失去一切佑庇,眼前美丽的海底图景,瞬间被一望无际辽阔的海面所代替,那种无力与茫然,能稍微辨识生活下去的方向已经很不容易,至于从容瞭望梦想的onepice?有几个人能像路飞一样有主角光环?大多都像克里克一般,被新世界的巨浪淹没,或者说吓破胆。
或许说,一切归咎于欲望——逃避的欲望、懒惰的欲望、愉纵的欲望……“克己复礼是为君子”,现在想想孔夫子,讲的还真TM有道理。人生何尝不就是一个克欲的过程?或者说是人为的用一种欲望去战胜另一种欲望的过程,我细想了一下,似乎所有的人生,都可以这样来解述。
我是一个懒惰的人,从小到大都是。缺乏恒心、空有狠心。缺乏毅力、空有脾性。缺点多多,脑子少货。或许我总嫌弃别人傲慢自大愚蠢,其实我也同样的傲慢自大愚蠢吧?收到,我确实很愚蠢。
那么,如何去改变,或者说避免这种愚蠢呢?
我不知道,用金刚经里边的解释,拘于“相”本身的限制,我着“相”了,或者说着于表象,我被自己的“相”所束缚而无法看清自己,被这种束缚所干扰而无法看清别人,或者说无法真正意义上/全面的,看见真正的自己/别人,我尝试催眠或者说效仿老庄的“圣人境界”,把万物(包括我自己)看做最低贱的东西来尝试达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境界,我也认同这段话,因为确然的,万物平等,并不是说万物,包括你我的价值平等,而是说万物包括你我,都毫无价值,没有价值,是这种万物平等。当然我失败了,,这样的脑回路思考方式只会带来一种,潜意识里的自傲——因为我究竟不是圣人,我只是一个小菜鸡。
所有的东西都没有价值,但并不代表他没有意义,‘存在即合理’这句话我觉得还是有那么一点点道理,或者说应该改一下——‘存在即有意义’,好像改了还不如不改,咳咳,总之人生这种东西(原谅我把它称为东西),人之一生其实就是用来探寻与追求自身存在意义的一个过程,无论最终他得到了什么样答案(一定得到了答案,即使他没有明确去想过这个问题),对他来说,在他死前的那一刻,那便就是他存在的答案。
图片描述
我们‘制造’神,崇拜神,信仰神,其实就是在信仰自己。神,就是一种我们精神世界上不断追求的东西,是欲望的深华。那些人格化的神,是‘造神’者们欲望中人格的映射与集成,我目前的才学还不能很好的总结与论述,反正巴拉巴拉,仅代表我的观点。所以说莫名的,我也相信鬼神一说,听说物理学的终点就是神学,我不晓得哪个讲的正确,反正,确然的,我认为人本身,是不可复制的,若用科学来讲,可复制的人类,我不认为那个被复制的人类还是否是人类,以及,甚至我觉得我们都无法确认自己是否是真正的自己,有点诡异诶,不过反正懂我意思吧?,所以我觉得定然是有比大脑更为神秘的东西来代表我们的意识的,那些无序的电流,并不能代表我们的存在。
似乎跑题了,反正对于追求与证明存在啊,价值啊,意识啊,对生活的思考啊,什么的,先哲们已经思考了够多了,梭罗在瓦尔登湖边的小屋至今还在(我瞎猜的,应该还在吧?),叔本华也留下了那本著名的不太厚但字字珠玑的书《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康德与黑格尔(特别是康德,emmm不要说原文如何晦涩了,翻译过来都是文言文的)倒是不吝啬纸张,“荼毒”哲学届多年——《纯粹理性批判》《小逻辑》等等,(没错我就是在抖书袋子,,虽然以上几本书我看了几遍,一本也没看懂,但不妨碍我装作有文化)
反正以后有空再去多看看,试试能不能有新的思考与收获吧
最近都太浮躁,似乎大家也多如此,借着这些文字,稍微微的静一静心,等会去实验室把欠下的工作做一下,然后慢慢的“克己复礼”,分辨欲望,壮大欲望,战胜欲望,以及,最后自己再写一段话送给自己吧,以及能看到这的你们(以后写作文尽管拿去用)
“你所得到或者失去的,终究会以某种形式回馈于你,使你再度得到,再度失去”(或者有点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不像,意义不太一样)
反正,努力吧,别让自己看不起自己,路很远,梦想很沉,坚持下去,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