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相范仲淹主持庆历新政失败后,遭反改革势力疯狂击扑,屡屡加害。当时范公已57岁,“年向衰晚”,且“患肺久深,每秋必发”。一个每“以天下为己任”,曾经风云当时的政治家,衰晚久病时,竟遭遇这样阴霾昏暗的政治环境,空有满腹经天纬地、治世之才,也只能郁结于心,无力施展,真真是惶痛难挡。罢了,罢了,与其把精力耗在血腥残酷的政治斗争中,不如找一清净秀美之地,既可颐养身心,也能脚踏实地为百姓做点实事,若能政惠一方百姓,也不枉费我一腔报国热血。庆历五年(1045)七月,范仲淹上书宋仁宗,自请邓州,朝廷从其请,命其为邓州太守。于是自庆历五年十一月起,范公在邓州度过了他晚年最为愉快的一段时光。
范仲淹知邓三载,孜孜民事,政平讼理,重农桑,兴水利,办学校,重修了邓州名胜百花洲和览秀亭。公余,范仲淹写了很多诗词,或悲凉慷慨,或豪迈雄奇,或寓意高古,或托志清虚;或质朴,或雅静,或婉丽,或奔放。范诗喻理明事,深刻精辟,有的言志感怀,抒写伟大的政治抱负;有的关注民生,抒发忧国忧民之情怀;有的记游山水,歌颂祖国大好河山;有的咏物寄兴,展现自己的人格操守。无论长歌或短章,皆根植于“忧民报国”的沃土之上。
范公在千古名篇《岳阳楼记》里,写下脍炙人口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先忧后乐的政家忧乐观和济世情怀,充溢流动在他的许多诗歌里。
以《依韵答贾黯监丞贺雪》一诗为例:
今之刺史古诸侯,孰敢不分天子忧。
自秋徂冬渴雨雪,旬奏空文惭转邮。
得非郡国政未洽,刺史闭合当自忧。
上赖天子仁且圣,神龙奔走不俟求。
同云千里结雪意,一夕密下诚如羞。
晓来赏心江海上,东望不见三神丘。
浑祛疠气发和气,明年黍稷须盈畴。
烟郊空阔猎者健,酒市暖热沽人稠。
光精璨璨夺剑戟,清寒拂拂生衣裘。
铃斋贺客有喜色,饮酣歌作击前筹。
常愿帝力及南亩,尽使风俗如东邹。
谁言吾子青春者,意在生民先发讴。
首句:今之刺史古诸侯,孰敢不分天子忧,作为州郡长官,范仲淹时刻把“分天子忧”,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自秋徂冬渴雨雪,旬奏空文惭转邮。得非郡国政未洽,刺史闭合当自忧”,庆历六年,邓州自秋至冬大旱,二麦无收。范仲淹忧心如焚,却无力胜天,焦忧深处,闭阁狠省:莫非是我主政有不周之处,天意罚我?雨雪乃是一种自然力,岂是人的意志所能左右?范公引咎自责,可见“忧”得何等深切!忽一日天降雨雪,范公欢欣若狂,喜乐极情如滔滔江水在诗行里激荡奔涌:“同云千里结雪意,一夕密下诚如羞。晓来赏心江海上,东望不见三神丘。”范公愁绪尽销,心情大好,有了“赏心江海”的闲情逸致。
“浑祛疠气发和气,明年黍稷须盈畴”,瑞雪兆丰年,范公仿若看到来年万物祥和、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的怡心喜景。“烟郊空阔猎者健,酒市暖热沽人稠”,一个“稠”字生动地描绘出了百姓喜不自胜的情景。百姓喜,范公也喜,“铃斋贺客有喜色,饮酣歌作击前筹”,范公为天下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而喜,这种“喜”是大喜,是真喜,是范公关切现实民生、关心百姓疾苦的真情流露。尾句:“谁言吾子青春者,意在生民先发讴”,道出本诗创作的主旨,袒露了一个有社会良知的知识分子渴望国富民强的济世情怀。这种情怀在他的许多诗歌里都有体现,如《依韵答提刑张太博尝新韵》一诗云:但愿天下乐,一若樽前身。长戴尧舜主,尽作羲黄民。
耕田与凿井,熙熙千万春。这既是范公孜孜民事的生动写照,也是他梦寐以求的奋斗目标,他多么希望创立一个昌荣大同的尧舜盛世,天下众生日出而作,日暮而息,和顺快乐如他们此刻的饮咏。这种情怀在《览秀亭诗》一诗里更是得到了升华:亭焉岂可废,愿此多贤侯。范公心系苍生,严身正己,率先垂范,并召唤后来者也要和他一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耿耿赤心,尽情展露了范公对民生的深切关怀和“先忧后乐”的博大胸襟。
我们再来读范公的另一首词《苏幕遮·碧云天》: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首词作的时间有两说,一说是范公作于西北边塞,一说是范公知邓第一个秋天的怀旧之作。
这首词不是普通的游子秋思之作,而是边关统帅写的征人思家之作。 范仲淹曾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承担起北宋西北边疆防卫重任。但这首《苏幕遮·碧云天》并非以军事征战为题材,而是一首去国怀乡之作,写的是羁旅在边塞的将士们对家乡的思念。
词的上阕侧重写景,景中含情。在一个深秋的傍晚,远离家乡的作者望着天上的碧云、地上的黄叶、远处斜阳掩映下的山水以及看不到边际的芳草,触发了强烈的思乡之情。末句“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由实入虚,隐寓离情别绪,仿佛诗人随着夕阳的残光远远飘荡开去,一直飘出斜阳之外,飘落在芳草萋萋的故乡,飘落在绿茵如染的自家庭院。“芳草”无情,正见出作者渴望回到家乡和见到亲人的思归之情。思归不是因为厌弃边塞生活,不顾国家安危,而是一个长期戍边的老帅,想到自己将一年年老去,谁知下一次春草萌发时,是否还能再看到家乡的芳草?他多么希望战争快快结束,让边塞人民不再遭受连年战争之苦,恢复贸易往来,早日过上和平乐业的生活啊!
词的下阙抒情,情景交融。征人乡思缠绵,心绪黯然,长夜难寐,一合眼,便梦聚家人。夜半梦醒,格外凄苦。 算了吧,算了吧,任它月色溶溶,还是不要登高望远,撩拨思乡情怀了。且来借酒消愁,排遣这漫长孤寂的秋夜吧。只是“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更是愁上加愁。可见这种思乡愁绪,既无法躲避,也不能排解,真是深重之极。透过浓重的乡愁背后,我们宛如看到,在恋家与报国的矛盾中,霜雪满头的老将军,还是将思乡之情摁于心底,以戍边军务为重,外患未除,功业未建,怎能抛开国事不顾呢?他擦干思乡泪,竭尽全力,治边御敌,上为朝廷尽忠,下为黎民免灾,用具体行动实践了其作为政家“先忧后乐”的誓言。
范公强烈的家国忧患意识与担当精神,是一种常人所不能至的浩然之气。他的一生,“进亦忧,退亦忧”,在边塞御敌忧,回到后方亦忧,处处皆忧。在《和李光华秋咏四首》中,其《晚》这样写道:晚色动边思,去年犹未归。戍楼人已冷,目断望征衣。去年还在西北戍边,今已赴任邓州,望着秋风萧瑟的晚色,范公又想起了那风景异于内地的边塞,想起了与自己共同戍边的将士和城楼。其中“动”字用得很妙,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范公时刻也没有忘掉边事。“目断”说明望的时间很长,望断天涯路,犹盼征人归。由此可见思边忧国的情怀时刻在范公心中激荡不息。这种出于家国“忧患意识”的精神超越和人格升华,塑造创设出来的那种情操,可谓至大至美。
范公心忧天下,以身许国其情其志,也明显体现在《依韵答青州富资政见寄》一诗里,诗中云:直道岂求安富贵,纯诚惟欲助清光。范公全心全意辅佐皇上推行庆历新政,并不是为了自己能享荣华富贵,完全是为国家的政治清明,为社稷的富强太平着想。即便后来新政失败,遭遇对立派的打击迫害,依然不改其心,不移其志,坚信“伟望能令中国重”。坚信有一天若能将新政推行下去,定会富国强兵。
范公何以能有这种置个人荣辱生死置于度外,慨然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襟和气魄,我们似乎可以在《酬李光华见寄二首》中找到答案,在诗中,范仲淹明心亮性:远赴玉关犹竭力,入陪金铉敢周身。素心直拟圭无玷,晚节当如竹有筠。一个“敢”字尽显了范公勇于报国的大无畏精神和英雄气概。因为有颗如同无暇之玉的赤胆忠心,所以范公说,我这一生就这样了,决不会为了乌纱和博取虚名而委曲求全,即便向年衰晚,也要像挺立的青竹那样,保持固有的忠心亮节。
范公直言,为官之道就是要“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然则何时而乐也”?在《送郧乡尉黄通》一诗中,范仲淹阐述了为官何时而乐这个命题。“勿言一尉卑,千户系惨舒。外矜固不足,内乐则有馀”。范公劝好友不要嫌一个县尉的职位低微,它的作用可关乎着千家万户的安危与忧乐。干得好,就能造福一方,干得不好,可能就会殃及百姓。关系老百姓利益的事,都是大事。虽然县尉这个官职并不显耀、不风光,可只要你能利泽生民,让老百姓生活幸福,你内心就会很满足,很快乐。范公的看法很明确,一个人不管职位高低,权利大小,只要能让民富民安,心里就会踏实,安然自乐。范公表明的与民同乐,是建筑在“民之乐”和“君之乐”基础之上的。天下太平、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自己也就自然乐在其中了。这正是范公忧乐观的具体外化。
范仲淹诗词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其中充溢着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民本意识和优秀的文化传统。通过梳理范仲淹作为政家的忧乐观和济世情怀,我们不难看出,在天下与个人的关系上,范仲淹“不以己欲为欲,而以众心为心”,富有大局意识和利他精神,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心系天下苍生,始终把国家兴亡、百姓疾苦放在第一位;在忧与乐的关系上,范公“进则尽忧国忧民之诚,退则处乐天乐道之分”,在位时他为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而殚精竭虑,不在位时则以天人合一、追求真理为快乐。
范公忧乐观中的“忧”,不是悲天悯人的情感宣泄,而是超越一己利益得失的担当精神、进取志向、整体观念、忧患意识;忧乐观中的“乐”,不是满足个人物质欲望的快乐,而是一种乐观豁达的处世态度,一种先苦后甜、先人后己的成就感、责任感。几千年来,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维系、传承、发扬,与存在一大批像范公这样胸怀黎民、心系苍生、先忧后乐、兼济天下的士人学者有着极大的关系。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更有必要继承和发扬范仲淹的忧乐观。大道理无需讲,我只想请问一句:千年前古人都能做到的,今天俊逸非凡的你,是否也应该努力去践行?
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