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听如何高效学习,每天上班路上听一节课,进度虽然很慢,但也比以前不听强。
我打算第一遍先大概听一下整个课程讲的内容,了解框架。第二遍再仔细记笔记,深入学习对自己有用的地方,有针对的学习。
这套课程中对我们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全都做了分析,也讲解了应对这些问题的方法,可操作行很强。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我们报了一门课,就能掌握这个技能,课程中老师会讲解很多方法,如何快速通往成功,老师可以指导你怎样快速发展,但是路上的每一步都需要自己走,这是我们在报名的时候不曾考虑的问题。
我们往往以为听了课,就懂了,就会了,可事实是听课了不去自己实践,更本就是白听了。不是你听了课就会了,所有的实践决定最后的结果。
如何保持空杯心态
我在听课的时候,会觉得老师的方法很好,但是我却不愿意去试一试,我总会认为,这个方法很好,但是却不适用我,我不停的再寻找更适合自己的方法。
自己已有的认知束缚着自己,放下以往固有的思想,摒弃怀疑的态度,就好像自己是一张白纸。
既然以往的努力没能改变现状,那么为什么不去尝试一下别人的方法。
课程中讲的注意力不集中的一些原因,我发现跟自己的情况很贴切。比如说敏感,多疑会影响一个人的专注能力,从而消耗自己的精力。
思念会让人分心,影响人的进步,当你想努力的时候,他总会出现,你总在想他在干嘛,他好不好,他吃了没,整个心思都在他身上,那么留给学习的时间还有多少?要么忘记他,要么转移注意力,才能少去想念他。
学习真的很苦,对于我这种容易分心,没法安静学习的人来说,一开始每天学习半个小时就可以了。
定计划时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只定自己能完成的任务,如果每天给自己定很多任务却没有完成,会打击积极性,最后索性就全部放弃了。
如果从很多任务里选择只选一个完成,那么会容易很多,这样也就更容易坚持,正向激励。
定计划不要定从明天开始,明天过了还有明天,定了计划迟迟未开始,从现在开始,马上行动。
给自己定目标需要分阶段,一个阶段目标达到了,再进行下一个阶段,把目标细化,更容易完成,比如说,一年读五十本书与一天读半个小时书这个两个目标对比,第二个目标更容易坚持下去。
只要是对自己有要求的人,都会不断的去学习,学习也需要策略和方法,需要提高注意力,克服拖延。
每个人都有惰性,我们都是普通人,都需要付出努力才能得到收获。
一个课程学完,掌握后再开始另一个课程的学习,否则就是猴子掰包谷,学了后面忘了前面。
不喊口号,不喝鸡汤,踏踏实实的学习,一点一滴的去改变,学习带来的改变是未知的,也许变的很好,也许不会变。不学习带来的结果却是已知的,一辈子就这样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