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简书后,除了写文章外,小伙伴们都有过交作业的经历吧?你是如何看待“写作业”这件事儿呢?
大家可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说说自己的感受,如何?
———— 秋儿
毕业这么多年,怎么也没有想到有一天会为自己的作业忙,而且这份作业没有寒暑假,没有节假日,你不写其实也没有关系,更不会涉及晋级加薪,但是如果你想坚持写,那么每天过了午夜十二点,新一份空白作业就自动摆到你桌前,100字的低门槛,写,或,不写,这份作业就在风里雨里默默等你。
没错,我说的作业,就是自己给自己加码的简书日更。停下来,很容易,分分秒就可以做出决定,但是坚持住,得咬牙,还免不了时不时怀疑一下到底图个啥。
以前为了拿到简书贝贝奖励,我会阶段性地做个小结,想想日更的收获和意义,然后投稿【日更教会我的事儿】专栏。等坚持了500多天,反倒越发不在意这些外在奖励有无了,现在的坚持每天写,好像更多的就是刷一个存在感,类似我用日更和一直互动的朋友们问声好,最终实现一个个人情绪的输出,再一个,都坚持这么多天了,放弃总觉得可惜,这种想法恰似拉磨的毛驴眼前的胡萝卜。
实际上,因为对自己的文字没有什么明确要求,比如练笔,比如变现,所以日更第一天和日更第五百天,于我而言,是没有什么质量变化的,五百多篇日更作业,最多的就是心情说说,很多时候,文字里呈现的情绪价值可能比内容价值更丰富一点。
想想花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最后也没啥可以拎出来的奇文瑰句,但依然乐此不疲地坚持守着简书的唯一理由,就是喜欢,喜欢在简书驻扎,喜欢因为简书认识很多有趣的灵魂。
简言之,这些日更作业,是我为自己的小小爱好买单的收据凭条。
日更里,有主动的发现,我写日常生活所思所见。日更里,有被动的思考,我参加七月一班的周主题写作 ,我还把因为迎新走到一起的朋友聚集到一起共赴文字约会。
如果说日更随心写,是自由的舞蹈,那么主题作业,就是规定了舞种和表演形式,要思考跟上音乐节拍的过程。从手脚不协调到可以不掉队,这个过程,有欢喜,也有苦恼,但是更多的还是挑战。

这是七月一班的主题作业,我没细数,四、五十期应该是有的。
一班的风格一向天马行空,高考语文作业题、初中生绿植观察报告、录制脱口秀、给未来写信…… 各种风格,各种话题,不少主题埋头写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是围观别人的切入角度却是快乐的,比如绘画,比如作诗,比如论证。

这是我们迎新小队的主题作业汇总,不算今天的,也已经十三期了。十三期,意味着一百天,意味着时间的飞逝,意味着我们曾经共同思考过一个话题,而不同的认知角度,给了大家查补缺漏的机会。
主题作业,要大家彼此更熟悉了,也要互相间多了更深的理解和认同。
如果要我概括说一下日更作业的存在意义,我想,完成大大小小不同式样的日更作业,是对自我能力边界的试探和挑战,更是把生活调成自己喜欢的频道的过程。
作业,且写,且珍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