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熟溜病的对治》是智圆法师的讲记。薄薄的一本小册子。
本册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病因、过患(危害)、对治(治疗)、结语(总结)。
先来看看什么是熟溜病,讲记上是这么说的。
“熟溜病,指念熟了就随口溜,内心不随文作意。”
念诵时不能很紧凑地提起正念,只是借助自心少许的余势诵出来,其实根本没有缘取法义。
很清晰。用一句俗语便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这是一个大众病。很多学佛人都有的。我自己更是严重(这也是我为什么想要好好读一读这本讲记的原因之一)。
如果身边有俗家弟子,TA是全然专注地念诵,能在念诵时90%做到“随文入观”,发出的是“有佛法内涵的声音”,那绝对是我敬重的对象。因为有太多凡俗的学法人,一般就是习惯性地随口溜下去,除了发出念诵的声音,大部分时间心里是空空荡荡地,或是念头纷飞的,和“修法”两个字搭不上好多关系。
人性,本是懒惰。我们喜欢看武侠小说,仙侠小说,想代入主角获得绝世神功的力量。但如果我们真有一本《九阳真经》在手,真的被隐世高人风清扬传了《独孤九剑》,我们会不会一招一式地天天苦练上四五七八个钟头呢?如果真有神仙降临,给我们传了仙法,我们会把手机啥的都丢开,从“站桩,吐息”的枯燥开始练吗?尤其练的时侯,不可以想这想那。只能想着那一股吐纳之息,或是唯独持着那一句真言。
用身体练武功尚且如此,何况是训练心。人性,往往都是往容易的路上走。而容易=懒惰,懒惰,则永远不会有成绩。
一个想要修行的人,必须克服懒惰。米拉日巴尊者也好,热罗尊者也好,上乘资质,也无不经历苦修而成就。
不如法的念诵,表现在外,即:1、没有清晰的声音;2、不能很紧凑地提起正念。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此熟溜病的病因。
一、熟溜病的病因
有三种病因
1、态度不认真
2、心不清净
3、对自己没有要求,或是不希求未来的果德,只是完成眼前的任务而已。
第一个,态度不认真。从一开始就是敷衍,不是真心念。所以也不会出什么效果。
如果在心里逐字逐句反复思维,是必定有效果的。可是大多数人,只是顺口在念,法义没有入心,即使念了无数次,心相续也不见被熏习出什么效果。
如果对某方面的事很感兴趣,有意乐,自然会诚心地去研究,对这方面的事也会十分熟知。所以,一切在于自心。
要发起一种极其尊重,殷重的心。
想一想自己念诵的经文或心咒,到底讲了什么?是在传达什么?力量是什么?功德是什么?如此才可熏习善根,积累福德。
第二个,心不清净。身体虽然端坐念经,但内心仍然攀援诸多世间俗务,或贪著各利恭敬等,缺乏出离意乐的缘故,不能如法地念诵。
如果不是一心为法或全心全意希求佛法,那么,内心必定倾向于世间的各种名誉,恭敬,地位,钱财等,这些才真正是心底深处所追求的。深重的贪著现世之心使自己难以安心修法。
可见,缺少出离心就难以修道。任何法行都是以心的专注才能成办,心一旦分散,就无法与法义相合。
第三个,对自己没有要求,或是不希求未来的果德,只是完成眼前的任务而已。
这种状况一方面源于对因果律的愚昧,另一方面也跟懈怠的习气有关。
耕耘的本身是认认真真地实做实修。只要当下认真做了,自然就能得果。否则,指望不上将来会有收获。
单从口头上念过去,当然很轻松。但修行人正是要克服惰性,所以每次都应竭力随文入观。
这非常不容易。因为我们不习惯。正因为不习惯,所以要强制性地练习“控心”的能力。
老实修行的人是怎样的呢?
每一次念诵都能认认真真、逐字逐句地运心作观,万一心不够专注,或者作意未到位,就重念一遍。
如果真想修行,就必须有这种诚心。做钝功夫便是捷径。肯练基本功、老老实实在心上用功的人,只要坚持下去就必定熟能生巧,自然获得成就。
如法如理用功,须在当下一念上练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