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头脑突然跳出这样的一条思考链条:我现在每天写自己的所思所想,确实是是一个不错的方向。但是,所感悟的东西并没有那么多,长期写下去,很多书写的内容就显得重复了。而且,我一直这样写,那不就只是自己内心活动的“日记”了吗?大家写文字表达自己,或多或少都会有想让别人看见的小心思,可如果我只是让自己的内心发几句牢骚,谁会愿意花自己的时间来看这样的文章呢?大家会花时间看怎样的文章呢,现在公众号上网络上那些人们愿意花时间去阅读的文章有哪些呢?我认为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满足自己窥探欲望的,例如娱乐八卦、舆论热点、空手套白狼投资赚大钱等等;另外一种实用类的,例如各门各类的教程、政策解读等等。前一类我是不屑于写的,那后一类我可以写些什么了?无论写什么,我想应该要写成一个系列,读者看完一篇就会想着去看下一篇。我觉得我既然开始尝试写一些文字,那我肯定要系统地去学习一下写作这件事情。我可以在微信读书app上搜索所有关于写作的书本,然后进行学习。看书是输入,写作是输出。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有内容输入,我便可以不断地进行输出,或概括,或感悟,或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自己的想法。当我写了一系列关于这个主题的文章,这个系列或许就有了“教程”的味道。
说做马上就做,我在微信读书app搜索了“写作”这两个关键字,浏览各本书的前言和目录,进行简单的筛选和区分,添加了十多本相关书籍到我的书架。其中有收获杂志编审叶开老师的<写作课>,有<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和<麦肯锡文案写作与沟通技巧>,有法国作家雷蒙・格诺的<风格练习>,有季羡林老先生的<读书・治学・写作>,有<曹文轩教你写作文>,等等,不一一列举。
搜索了这些书本,看到有那么多的人对“写作”这个主题都做过深入的钻研,我越发相信一句老话,天底下没有新鲜事。或许确实是这样的,天底下没有新鲜事,我们能想到的所有事情,都被前人做过深入的探讨。
上面写的是我要开始写这个系列文章的想法和缘由,接着说说我要怎么写。
我并不想完全按照书本的结构和框架,仅仅对书中内容做概括描述,这好像有点太机械化了,而且完全没有“我”的存在。我的想法是,我阅读的时候,我还是会按书本系统地去看去学习,但我写文章输出的时候,则只从中撷取我最有感受的知识点进行迁移和发挥,表达“我”想说的东西。弱水三千 ,只取一瓢,而且是自己最有欲望去饮的那一瓢。如果还有渴念,那就多取几瓢。
这个系列文章的文集名叫做<什么是写作>,每一篇文章的标题,我都会根据所要表达内容的主旨来编定,并备注为文集的第几篇。此为规则简单说明,无关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