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特别反对鸡汤,总是希望别人说的东西多些干货。直接、落地、好操作,最好简洁实用。
后来发现,有些鸡汤是真没用,有些鸡汤却总能激起一些共鸣。原来,有些鸡汤能够抓住当下人们的心理需求:被理解、被同情。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你若芬芳,蝴蝶自来”……因为它们从情绪出发,有市场。但解决不了问题,还容易上人上瘾。
但干货呢?一样也不能指望全部拿来主义。遇到理性、实用的知识、技能、经验,往往期待着拿业就用,立马见效。后来发现并不是这样的。
每个人的资质、能力、处境和所遇到的问题都不一样,别人的东西可以参考,如果不能转化成自己的知识、能力,就跟同样的药给不同的人吃,肯定会出问题。
乔布斯的动作全部交给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