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1本书《她世界:一部独特的女性心灵成长图鉴》读书笔记
为什么我们总是不敢自信?
想象一下,当你的工作业绩较上周有所上升时,老板夸奖你,同事赞美你。你的反应会是怎样的?
是开心骄傲,为之鼓舞?
还是表面开心,心里却在担忧:
下一周要是数据跌下来,大家会不会发现这一周其实就是靠运气呀?会嘲笑我吗?我的专业靠谱形象会受损吗?
如果是后者,这本书可能会对你很有帮助。
这本书由伊丽莎白·卡多赫和安娜·德·蒙塔尔洛共同创作,二人分别是女性制片人和女性心理治疗师。由于职业的缘故,见过许许多多在旁人标准中非常成功,但本人实际极度缺乏自信的女性。这种“怪”现象也成为她们创作这本书的重要原因之一。
全书共计十个章节,总体可以归纳为三个部分:
1.什么是冒充者综合征,分为哪几种类型(此部分过分真实,导致我阅读时不断感觉就是在说我本人……)
2.导致女性多发冒充者综合征的原因是什么
3.冒充者综合征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及如何应对和改善(雌竞/伴侣/育儿等等)
下面,我将提炼几个精华要点分享给你。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关键词:冒充者综合征
冒充者综合征又称自我能力否定倾向。
这类人习惯性认为他们并不是他人所想的那样“有能力”的人。
当他们取得成功以后,会把成功归结于其他因素(如幸运或良好的社会关系),而不是他们的自身能力。所以有一个特别明显的表现就是:越顺利,越焦虑。
对于自我能力否定倾向者来说,最大的问题在于,他们无法打破自我能力否定倾向的死循环:
1.当遇到一项新的任务时,这类人往往会非常焦虑。
2.为了消除焦虑,他们会拖延/过度准备。
3.然而,他们又通常都能取得成功,并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赞赏。
4.尽管他们也会短暂地开心,但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很快就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新一轮的焦虑,拖延或过度准备行为。
因此,对于自我能力否定倾向者来说,非常难以获得成功的喜悦。甚至成功反而加强了他们正在欺骗他人的感觉,而不是帮助他们建立更多的自信。
《她世界》这本书主要即是围绕冒充者综合征进行展开。
为什么女性多发冒充者综合征?
是与社会、家庭因素息息相关的。
这些因素导致男性普遍高估自己,女性普遍低估自己,女性比男性更在意他人的看法。
关于这些内容,书中有大量实例和论证。
个人发生冒充者综合征的原因
书中列举了一些原因,我觉得本质上其实可归纳为两个:
一个是极端的归因方式:好的归于外因,坏的归于内因。
因为永远无法从成功的喜悦中汲取到自信的养分,因此自信早早地就枯竭了。
另一个是高度希望从他人那里获得肯定的心理。
这必然还是和生长经历有关。
不一定就是发生了实质性的冲突,但生长过程中一定潜移默化接收到不少信息,导致了这种极度在乎他人看法、需要靠他人肯定来证明自己价值的价值观。
(虽然大部分人不会承认)
如何改善冒充者综合征?
书中提供了大量实操建议。总体有几十条,此处就不一一列举,感兴趣的可以去书中寻宝。
就我来说,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总结为以下几个方法:
1.回忆当初刺痛你的事件或者语言,为当事人写一封信。
(可以不寄出,但是当你愿意去直面承认这件事对你造成的影响之后,对自己就是一种解脱 。)
2.如果记不起来,或者实际没有发生过,解决方法就是多列一些自己的成绩,提高自己的自信。
3.承认自己高估他人、低估自己的倾向,在对自己做出批判评价前,提醒自己这一现实。
4.承认自己不那么完美。少用贬义词形容自己,为自己留有余地。
我的观点
像我们这类人是没法没心没肺的,也正是因为清醒过头了,所以痛苦。
但同时这个“清醒”很可能是over的。
要正视一个问题:你对自己的高评价是主观的没错,但是低评价也是主观,不是吗?
都是主观,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必要过分自贬。
“难得糊涂”不止对外人,也应对自己。具体可以这么做:
1.反向同理心。
我们这类人因为很在乎他人的评价,所以渐渐地也非常有同理心,容易共情、不忍心。
所以: 如果你担心对他人说重话会伤害到他人,就也不要对自己说重话;
如果你担心他人无法跟上你的节奏,就也像为实习生制定成长计划一样为自己制定成长计划。
(当然你得比实习生好一些。你可以适当提高难度和速度要求,但不可过高)
2.学会夸奖自己。
每进步一点点,都把自己当成实习生一样夸奖,我认为可以用日记的形式。
记录今天让自己开心的点,开导今天让自己生气/难过/失望的点,找今天行动的闪光点。
目标即使没完成,也就完成的部分夸夸。然后温柔地告诉自己哪些可以进步呀,明天要努力呀。从而学会自爱。
归根到底,给自己一个机会,把自己当成一个陪你成长很多年,且还将陪你老去的朋友。
学会优待自己,和自己相处。并尝试着接受别人的赞美。
只要你努力过,就值得这所有的一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