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第一次喝酒,确切是第一次喝白酒,那是在波波我上大学的时候一次聚会,喝了多少已经记不得了,反正记得当时喝得很high,喝完后晕里雾里,也不知道怎么回的宿舍。
至今我还记得当时喝完后一直拉着一个河北女孩子的手,把人家的手都攥疼了。为什么拉女同学的手呢,除了对这个女同学有仰慕之情外,当时的我确实已经走不了路了,头痛欲裂,整个人也站不住了,没个人拉住,就倒地上了。
回到宿舍后,口干的要死,不听的喝水,以致去了七八趟厕所。有了当时的难受经历后,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就再也没有喝过白酒,怕了。
直到去年从饮料行业进入到白酒行业后,才慢慢弄明白了我当时在学校喝的几十块钱的酒原来是所谓的酒精勾兑酒,里面含有添加剂和香精,喝下去刺喉、反胃、烧心、还口干、口渴、上头。实乃对健康不利,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酒导致很多人怕白酒,谈白酒色变,波波我就是受害者之一。只有真正纯粮酿造的酒,是不添加添加剂和香精的,喝了以后不上头,不口干,并且能感受到窖香浓郁、绵甜甘冽、香味协调、尾净香长。这样的酒不仅不会危害身体健康,每天喝身体的千分之一,还能活血祛湿,帮助消化,有益身体健康。
那么什么样的酒才是大家平常说的粮食酒,什么样的酒又是所谓的酒精勾兑酒呢?我从事了白酒行业以后才发现即使做了十年白酒营销的行业老兵,有些人都不知道怎么区分。更不要说喝酒的普通老百姓了。大多数喝酒的人都是酒盲。
说起来其实也非常简单,白酒分为固态法白酒、液态法白酒、固液法白酒。有的人一听懵了,固态法白酒?难道可以啃着吃;液态法白酒?白酒本来不就是液态的嘛;固液法白酒?像粥一样,要盛着喝。且听波波慢慢解释。
固态法白酒,就是我们通常说纯粮酿造的酒。
这种酒的第一个特征是——用粮食发酵。因为粮食是固体的,而且酿酒的粮食都要整颗圆满无缺,所以这种酿造工艺被称为固态法,全称是“纯粮固态发酵法”。
这种酒的第二个特征是一定要加曲。什么叫曲?曲就是——糖化发酵剂。粮食里的淀粉和糖必须要经过发酵才能转化为乙醇,而发酵需要有一个媒介来促进粮食的糖化,这个媒介就叫糖化发酵剂,也就是曲。曲和老百姓家里蒸馒头用的酵母是一类东西。有一种说法叫“粮为酒本、曲为酒骨”,充分说明了“曲”的重要性。为什么曲这么重要?因为曲决定了酒的香味,曲里面的微生物和微量元素决定了酒的风格和味道。
好酒在酿造工艺上的三个基本标志就是“大曲、纯粮、固态”。这是传统的酿酒方法。不过显然现在的酒远非如此简单了,所以接下来我要说的就是液态法白酒。
液态法白酒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酒精勾兑酒。1963年,周恩来和方易副总理指示轻工业部,研究一种新的酿酒方法——不用高粱、大米、小麦之类的粮食,不用制曲,仅用廉价的芋头、薯杆、红薯、高粱秆、秸秆、甘蔗制糖后的废料等含糖的原材料来酿酒,或者更进一步,用这些原材料做出食用酒精,然后加水制成酒。那么这种酒听起来没有什么问题啊,有问题的是里面的添加剂和香精。因为这种酒本身不具有纯粮酿造就的口感和天然香味,酒商一般都会添加添加剂和香精来勾调,使其达到一定的口感和香味,这里面学问就大了,有些是符合国家标准的,有些是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有些是按标准剂量添加的,有些是不按标准剂量添加的。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吧。
那么固液法就很好理解了,就是一部分纯粮固态酿造的酒,一部分是酒精勾兑酒。而且一般是纯粮固态酿造的少,酒精勾兑的多。
白酒好与差的排序就出来了,固态法白酒、固液法白酒、液态法白酒,当然价格也是从高到低。
那么我们怎么判断一瓶酒是那种白酒呢,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看酒标,这些都是有国家标准的,固态法的国标,浓香是GB/T10781.1,清香是GB/T10781.2,酱香是GB/T26760;固液法是GB/T20822;液态法是GB/T20821。其他像芝麻香、米香、凤香,都属于地域香型,不一而足。
有的朋友又要问了如果不法酒商连酒标都用假的呢?不用怕,也有办法,我下次再给大家介绍。今天波波给大家介绍一个最直接的办法,那就是直接购买知名酿酒大师酿的酒。波波有一位朋友叫阿勇,是知名策划人,也是国内私家礼品定制第一人,他是个爱文化的人,也是爱酒之人,他和国家级酿酒大师廖元大师私交甚好,也多有合作,对国内化学勾兑液体酒横行的市场现状深恶痛绝。前段日子他邀请廖大师亲自操刀,开发设计了一款全部以纯粮原浆白酒调配的“浓香叁号”白酒作品,廖老是业界唯一作出三大承诺的酿酒大师:100%纯原粮固态发酵、100%零添加剂、100%本人亲自监制酿造。朋友们有需要的可以找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