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体会离别,是在大学毕业时,因为我是本地人,所以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把能送的同学都送了。
每送一个同学,都能看到一次泪水,但我没哭过。那时候还不太能体会各奔东西,若干年见不到的思念。
第二次体会离别,是大学毕业后家人送我去车站,一向不掉眼泪的父亲哭了(工作在千里之外)。我没哭,因为我觉得长这么大,终于可以离开家出去看看了。
第三次体会离别,是在长春长达四个月的培训结束后,舍友菲菲去送我,她特别敏感,控制不住自己,导致开车都有点犯浑。不记得自己有没有受她影响也掉两滴眼泪。
这周又体会了一次离别。
老公临时通知被派往阿尔及利亚,在国内疫情越来越好,国外疫情控制不住开始恐慌的节骨眼儿,着实有些担心他。
尽管出门前给他理了大光头,戴了护目镜,买到了N95口罩,甚至研究了一下什么时候可以喝水、吃东西,什么时候需要换口罩。几乎把路上的场景都模拟了一遍。
但我仍然不放心他,尽管出门带了40盒连花清瘟胶囊,带了龙井、大红袍(浙江疾控中心发文(茶水可杀菌,抑制病毒)。因为阿尔及利亚比较落后,据说医疗水平跟国内县城的水平差不多。
临走前一天的晚饭,我尽可能做的丰盛。老公可能看出了我的心思,一直盯着我看,那个时候我突然就很伤感,不敢抬头看他。
“我走了,你会想我吗?”
这句话问完,眼泪瞬间喷涌而出,担心儿子看到,所以在拼命忍,还是忍不住,就冲进卫生间洗了把脸。
也许是年龄到了,也许是那个时刻才体会到了“离别”。
之前的离别,都在特别想念的时候就跑过去见面吃饭了。可这次,并不是我想见就能见。工作、孩子哪边都不能放松,况且阿的签证特别不好办,路程又实在是太远。
真的是分开就分开了。
等我再生病的时候,就不能一把任性地把儿子甩给他自己去睡大觉,醒来还能看到桌上美味的饭。
等儿子再生病的时候,只能我一个人来抱,所有的决定都得靠我。我不能脆弱,要撑给儿子看。
再也不能跟婆婆跟亲妈耍小性子,因为再也没人替我顶雷了。
家里水管再漏了我该找谁呢,马桶堵了是不是要自己亲自动手,满屋子我掉落的长头发再也没人给捡了。
……
眼前这个人的种种好处浮现了出来,突然间就开始后悔,为什么之前总是对这个人大发脾气,看哪儿哪儿不顺眼。
在老公走后第二天,因为思念与担心我发了条朋友圈:
在一起的时候经常雷霆大怒
没来的及好好珍惜
转眼就成了记忆
再次相聚真的要跨越千山万水
因为疫情,因为小小朋友
家门口的电梯竟成了离别点
别了
一切皆好就是最好的祝福!
朋友的回复是“放心吧,等回来了还是一样会经常雷霆大怒!”
也许真的会这样,珍惜二字又谈何容易。但离别至少给了我们思考,重审以往,重塑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