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转载部分好文内容

转载部分好文内容

作者: 悦己书影 | 来源:发表于2023-10-24 13:42 被阅读0次

    我以为,语文教育,是切切不能忘记“课文只是例子”这一句前辈的名言。

    举一个例子,语文教材里有“秋天来了,大雁往南飞……”老师也不讲,学生只记得一句呆话。于是,他写文章的时候,一写秋天,就是这句话。我的学生也是如此,我就跟孩子们讲,你看到过大雁南飞吗?没有。纯粹是从书本上得来的。其实,在温州有座山,名为雁荡。荡,湖泊。雁荡就是大雁在这里栖息过冬,所以大雁到了雁荡就不会再南飞了。同样的一句话,“春雨贵如油”,南方孩子学了,也是呆用。南方的春天不仅没有春雨贵如油,还贱得被人嫌弃。

    我们有黄梅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作者正是我们温州人。语文不动脑,不知活学活用,也是一呆的表现。这种呆,当然还和老师的不作为有关系。比喻句,这是中小学语文老师必须要讲的,但是很多语文老师会把比喻句讲呆讲死。我记得,去年理想国公号发过一篇讨论语文修辞的文章,它说:“先从修辞手法开始,修辞是语言的魔法。比喻构成了语言的基石,即便是最恶滥的比喻也曾经是人类思维的小小迸发。“发令枪一响,运动员像离弦的箭/脱缰的野马一样冲了出去”,当这个句子第一次来到人类语言世界时,也曾新鲜生动,满怀自信,动感十足,一往无前。但在一个个既没有见过箭,也没有摸过马的小学生作文本里,语言渐渐干枯,成了毫无意义的废话。盲目地从一段段文字中寻找各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贴上标签,就心满意足,才是一种教育的惰习。更危险的是,让人以为表达的成败在于是否使用了修辞,而不是修辞究竟表达了什么。”这确实说出了目前语文课的一种不良生态。

    我们不妨分析一个现实的例子:妹妹的脸,红得像苹果。它第一次来到语言世界,也是新鲜活泼的。是天才般的创作。但是,若要问孩子们好在哪里,他们会回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妹妹的脸比喻成了苹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妹妹脸庞的红润。”这还是阅读理解能拿满分的学生,其实已经呆了板了。你若要追问一句,妹妹的脸红得像猴子屁股,为什么不可以。除了笑,他就说不出别的来。妹妹的脸像苹果,一是脸型大小像苹果,二是色泽红润像苹果。三是,最重要的是,苹果给人以美的联想,给人以可爱的感觉。会有亲一口的冲动,会有深闻一口的欲望。这些都不是猴子屁股所能给予的。

    再举个互文的例子。

    王昌龄的《出塞》,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这是四年级语文书里的。教师讲了一堆互文的知识,根本不能代表学生懂了这首诗。这句诗歌里要紧的是语言密度带来的时间密度。这一轮明月照过了秦代,照过了汉代,同时此刻还照着唐代,甚至还会继续照着将来的时代。从时间上说,它亘古绵延,从先秦到秦,从秦到汉,还有从汉到唐。同样,这边关守过秦代的强胡,汉代的匈奴,也防守到唐代的强敌,把千余年甚至更久的时间,都压缩在一起。在空间上,明月在天,边关在地。明月边关,彼此呼应,似乎同样孤独,苍凉。时间千年,空间万里,极具苍茫,边塞诗的特色,开头七个字就写出来了。这才是这句诗的内涵。教师真要讲互文,当然不是不可以。从教学设计来看,这一句不妨设问,既然是互文见义,可不可以改成“汉时边关秦时月”,又或者改成“汉时明月秦时关”,第一句改法,当然不押韵了,这可以引导学生对古诗韵脚的关注。另外,这么改,时间是上溯的,先汉后秦,自然就没有办法联想到“唐”。第二种改法,也是同样。就能看出王昌龄这位七绝圣手的高超之处。如果能让学生感悟到这些,不知道互文,又有什么关系呢。

    有时候,我觉得作为语文老师,常常有一种无力感。因为语文的学习离不开阅读,而阅读的时间,阅读的自由,常常无法保证。它既受制于家长的理念,也受制于其他科任老师,有句笑话,语文成绩是数学老师决定的。意思是说语文的阅读时间,可能和其他科任老师的作业多少有关。同时,阅读的习惯培养,阅读效果的呈现,又常常是缓而又缓慢而又慢,常常考验教师和家长还有学生的耐心。我有时候也觉得,语文教师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我之所以选择做语文老师,就是小时候看过的很多回忆教师的文章,大多数是回忆语文教师,我也想成为一个能让学生回忆的语文教师。所以,我不想把孩子教呆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转载部分好文内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ids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