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学》学习笔记(五)一一修齐治平不离天地大道

《大学》学习笔记(五)一一修齐治平不离天地大道

作者: 清清慧心 | 来源:发表于2018-02-28 23:47 被阅读0次

        宋以前,《大学》《中庸》成为《小戴礼》中之一篇。始于宋淳熙中,合《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正式称为“四书”或称“四子书”。明初定制,以《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为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四书。“四书”与“五经”各自成一典籍,实始于此。

      至诚先师孔子认为人从天道中得到了五个字,就是公(天无私),诚(天地原动力),仁(从二从人,互存,互助,互爱,不仁便不是人,则与离兽无异),中(致中和,天地位焉),行(无时无刻不在向前行动),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最大贡献,儒家传道的脉络上接尧、舜、汤、文王、武王、周公、老子,到了孔子形成儒家学派,传至子思、孟子。亦称之为道统。

    《大学》作者为孔门弟子曾子,(宋清各代以颜回、曾子、子思、孟子配享孔庙,分别称之为复圣、宗圣,述圣与亚圣),其独得孔教之宗。

《大学》告诉我们人人皆具明德,叶曼先生认为  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亦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我想它还可以称之为“大人”的梦想。

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为大学之纲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八条目。

明德为本,新民为末。知止为始,能得为终。

修身以上,明明德之事,齐家以下,新民之事。

“止”为确定目标恒久不迁之意,亦即立志,惟其不迁,所以能定,能静,能安,能虑,最后能得。那么如何知所止呢?这时候文化便起了重要的作用,我们至少要有智慧的见地,以智慧见地指引去修身。可以阅读经典,也可以参访明师。

明了了大学之道,即知无论老幼尊卑,皆须以修身为本。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修身究其根本是在修心, 心变了,世界自然也就变了,一切都是因缘的聚合。

个人理解

《大学》中修身的次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格物",穷至事物之理,而知无不尽,近乎科学研究之精神,强调“理”,或说是试图从“用”上寻出“体”的运作规律。

诚意一一慎独,勿自欺

正心一一去情,去欲

有诸己而后求诸人一一以身作则,而后推己及人

向内求而非外求。

“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单独一章专明善之要。

全文论及修齐治平不离天地大道,不离公,诚,仁,中,行。人道与天地之道相合,是谓大道。

相关文章

  • 《大学》学习笔记(五)一一修齐治平不离天地大道

    宋以前,《大学》《中庸》成为《小戴礼》中之一篇。始于宋淳熙中,合《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正式称为“...

  • 六年级课堂要给学生写学习笔记的时间

    写笔记是我们在学习中经常要做的事情。写笔记是一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大学生要写笔记,高中生要写笔记,初中生也要写笔记...

  • 《大学》学习笔记五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

  • 大道不离居室

    大道不离居室,道就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就在一件一件的小事儿当中。 所以我们在说话时要及时观照到自己的...

  • 《清静经》释义

    一、阴阳水火 经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 这里讲的是大道,讲的是天地,日月;天地即...

  • 学习之学习:思维模型

    以下是我学习混沌大学成甲的《思维模型》课的学习笔记与收获(应用了新学习的五星笔记法):课程笔记:成甲:思维模型(学...

  • 天地有大道

    天地有大道 刘传 刚刚 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

  • 心静之美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常养万物。道在人心,天地生也,道既天地之气,道即人生之...

  • 【利平2022日记】第1058天-慎独

    《大学共修营》第1期2班 诚意正心格物致志 修齐治平,德本惟善 【学习班长】李静 【日期】2022年7月12日 【...

  • 【利平2022日记】第1059天-积累德行

    《大学共修营》第1期2班 诚意正心格物致志 修齐治平,德本惟善 【学习班长】李静 【日期】2022年7月13日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学》学习笔记(五)一一修齐治平不离天地大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ifb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