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之后我开始独立管理自己的财产,我妈每个月大概给我两千块,大一那会儿花钱很懵,从来都不记账,每到月底都会感到奇怪,明明自己没买什么东西,但为什么钱就是花的这么快呢?
后来花呗兴起,我每次用花呗付款,感觉都不是在花自己的钱,从来都不会肉痛,但是一到出账的日子心里就很慌,为什么这个月又花了这么多?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大二上学期结束,大二寒假的时候,我终于开始规划自己的理财之路了。
这场持续了一年半的理财生涯让我摸清了一点点的门路,再加上我本身就是会计专业,一些皮毛的财务知识还是知道的,今天把自己整理出的关于学生党如何理财的干货分享给大家。
首先你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认真思考,现阶段理财是为了什么?
作为学生,我们没有房贷压力,父母正值壮年,我们暂时不需要为他们养老,而且理财和赚钱是两码事,理财是整理规划你现有的资产,赚钱是直接获取新的资产。
通过理财赚钱的例子也有,但是门槛很高,不管是基金还是股票,你手里至少要有足够的本金,但是对于学生党而言,这很不实际。
请试想一下,你花一千块做产品定投,理财产品大多数的期限都是一年,而且没有零风险的理财,一年过去了,哪怕再高的收益率,也不会达到你心里的最佳值,因为一千块对你而言可能是你在生活费里省吃俭用的一笔大钱,是你省下来的一笔巨款,但是在理财市场,真的不值一提。
所以我在这里并不推崇资本市场的理财产品,那种理财适合有点闲钱的职场人士。
学生的金钱来源可能仅仅只有父母的生活费,我们不需要一次性买一个几千块钱的理财产品,只要保证有一笔可以应急的钱就可以,或者说,你可以攒一笔钱,时间久了满足自己一个愿望。
我去年寒假的时候在支付宝设置了“心愿储蓄”,这个功能很好用,每个月或者每周会自动从你的银行卡中转入一笔钱进去,只有当存够你设置的金额,到了规定的日期之后,这笔钱才会解冻,在这之前,除非解除心愿,不然你没办法用这笔钱。
(虽然我没有实现目标,但存下的钱已经足够了。)然后去年秋天的时候,我就拿着这笔钱去上海看我爱豆了,买的还是最前排的VIP区,看到爱豆离我那么近,我觉得这笔钱花的真的太值了!对于追星狗而言,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就是人生赢家。
所以在存钱的时候你一定要想清楚,我存这笔钱是为了什么,如果那个目标特别有诱惑力,或者对你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那么你会心甘情愿的去存钱,并且在钱花出去的那一瞬间,你会觉得自己赚了,而不是买个干巴巴的理财产品,最后收益可能远远不如我们预期的高。
如何控制住“买买买”的心情?
社交软件的发展催生了“博主”这一行业,对于女同学而言,看博主种草安利好物也是一种乐趣,尤其是那些针对自己目前需求的东西,有时候就是忍不住了,然后下单了,到了月底又穷得叮当响。
我自己的切身做法就是:把钱花在刀刃上,性价比是王道。
可以买,但不能买买买,同样功能的东西,买一个可以,但是一下买三个就有点过分了。
比如彩妆产品,站在我个人的角度,我基本上每一类的产品只有一个,不会因为某品牌出了什么新的限定就一定要入,不会因为这个博主涂得特别好看我就一定要买。彩妆产品对我而言只有两个判断标准:第一是我需要的,第二是可以带来一定附加价值的。
第一个很好理解,日常化妆的必需品,粉底眉笔遮瑕修容睫毛膏一类的,我每种产品只有一个,不知道买什么就买最火的那个。第二类,像口红眼影这样的,就属于有附加价值的,你的妆容可以通过它们造就一种不一样的感觉,但即使这样,也要追求性价比,一般我能找到平价代替的,绝对不会去买那个贵的,飞粉不飞粉的,一般人也不会扒着你的脸看。
另外一个亲身经验:不买零食!不管是在网上,还是线下实体店,我觉得控制住零食这项开支是很有必要的,虽然一包奥利奥才6块钱,但是超市爱促销啊,每次买都是买三包一盒的,那就十几块了,然后再买点薯片饼干什么的,每次去逛超市,原本的计划是去买纸、买牙膏,后来就提着大包小包出来了。
我常常把减肥这件事挂在嘴边,其实我不太喜欢运动,所以管住嘴对我而言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有时候,你稍微坚持几天跑步,就会觉得自己太棒了需要奖励一下。我以前也经常这么干,所以减肥从来没成功过。后来读了一本书,叫《自控力》,里面提到了一条,“拒绝补偿心态”。
大意是,功过并不能相抵,做了好事,并不意味着能做坏事。
我觉得这个道理放在减肥上尤为适用,我的目标是减肥,不能因为我今天多跑了两圈,就做一些不利于减肥的事情。
其实买东西也是一个道理,你要搞清楚自己为什么想买,有很多我们感到压力特别大的时刻,每次想去逛街或是逛淘宝买点东西释放一下压力,但是很多事情并不是买买买就能解决的,要找到问题所在,而不是逃避问题。
相较于理财方法,对于学生党而言,更重要的是理财意识。
你要攒钱,想想自己为什么攒钱?你要买东西,想想自己为什么要买?攒下这笔钱能带来什么,买下这样东西会改变什么?
学会支配钱,而不是被钱支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