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习的时间段,是要求鸦雀无声的,但总是会有那么几个“蜜蜂”在嗡嗡嗡的说话,非得你提醒才能安静下来,但往往过不了过久,嗡嗡嗡的稀碎声又会出现。找不到明显的说话人,但声音时断时续,时有出现。后来我才发现,那些声音,可能是某个孩子写作业时的哼曲声,是同桌挨头睡觉的私语声,是树立看书的小小朗读声,是趁人不注意的交头接耳声……现在的孩子都超级聪明,他们都在悄悄地试探着每个老师的底线,在试着以自己的“狡猾”而触碰那些明知的不可以。
因为是新接手班级,还在想着打造亲民人设,所以很多时候我都不点名批评,也会先要值日生提醒后再走到学生旁边提醒,时刻谨记着学过的“非暴力沟通”,尝试着用曾经成功的经验来面对新班级。但这样的方法,效果并不好,想要尽力呵护的心思并没有被这些崽接收,非得在讲台上明确点名,那不够规矩的行为才会有收敛,才能按照要求来行动。
这样的行为,显然和我最初的预想不一样,所以我时不时就怀疑自己,时不时就得向身边的老师、书本请教。经过这几天的尝试,我想我们之间最大的问题,应该就是我这个老师还没能真正走入孩子心里,这群孩子也还在尽力吸引我的注意力,我们之间的秩序感还没能很好的建立。
所以,为了能更好地管理班级,建立“安静教室”,所以我开始明确要求,课堂上讲话,那就齐读书,这样来了几回后,学生们反而更感兴趣了。自习课时讲话,提醒两次后,就在课后静坐五分钟。而这些要求,我自己会牢记于心。
三天后,我们终于能安静自习,不需要我太提醒了!真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