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今日寒露 | 小长假结束,除了体重你还剩下啥?冯骥才告诉你...

今日寒露 | 小长假结束,除了体重你还剩下啥?冯骥才告诉你...

作者: 趣读书吧 | 来源:发表于2018-10-09 20:10 被阅读12次

二十四节气之寒露

鸿雁来宾 雀入水为蛤 菊有黄华

2018.10.8

今天是小长假结束的第一天,听说大家的感觉都是:眼睛一闭一睁,今年的假期余额全部用完,且无法充值...(╥╯^╰╥)

不过是时候该醒醒了!掐指一算,2018年只有84天可供“使用”,没时间在“假期综合症”里挣扎啦!

今天,小编整理了冯骥才先生的一篇散文,他用生动的比喻和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岁月如此匆匆与虚无,珍惜时间才是珍惜生命。

日历

冯骥才

我喜欢用日历,不用月历。为什么?

厚厚一本日历是整整一年的日子。每扯下一页,它新的一页——光亮而开阔的一天便笑嘻嘻地等着我去填满。我喜欢日历每一页后边的“明天”的未知,还隐含着一种希望。

“明天”乃是人生中最富魅力的字眼儿。生命的定义就是拥有明天。它不像“未来”那么过于遥远与空洞。它就守候在门外。走出了今天便进入了全新的明天。

白天和黑夜的界线是灯光;明天与今天的界线还是灯光。每一个明天都是从灯光熄灭时开始的。那么明天会怎样呢?当然,多半还要看你自己的。

你快乐它就是快乐的一天,你无聊它就是无聊的一天,你匆忙它就是匆忙的一天;如果你静下心来就会发现,你不能改变昨天,但你可以决定明天。有时看起来你很被动,你被生活所选择,其实你也在选择生活,是不是?

每年元月元日,我都把一本新日历挂在墙上。随手一翻,光溜溜的纸页花花绿绿滑过手心,散发着油墨的芬芳。这一刹那我心头十分快活。我居然有这么大把大把的日子!我可以做多少事情!前边的日子就像一个个空间,生机勃勃,宽阔无边,迎面而来。

我发现时间也是一种空间。历史不是一种空间吗?人的一生不是一个漫长又巨大的空间吗?一个个“明天”,不就像是一间间空屋子吗?那就要看你把什么东西搬进来。

可是,时间的空间是无形的,触摸不到的。凡是使用过的日子,立即就会消失,抓也抓不住,而且了无痕迹。也许正是这样,我们便会感受到岁月的匆匆与虚无。

有一次,一位很著名的表演艺术家对我讲她和她的丈夫的一件事。她唱戏,丈夫拉弦。他们很敬业。天天忙着上妆上台,下台下妆,谁也顾不上认真看对方一眼,几十年就这样过去了。一天老伴忽然惊讶地对她说:“哎哟,你怎么老了呢! 你什么时候才老的呀?我一直都在你身边怎么也没发现哪!”她受不了老伴脸上那种伤感的神情。她就去做了美容,除了皱,还除去眼袋。但老伴一看,竟然流下泪来。

时针是从来不会逆转的。倒行逆施的只有人类自己的社会与历史。于是,光阴岁月,就像一阵阵呼呼的风或是闪闪烁烁的流光;它最终留给你的只有无奈而频生的白发和消耗中日见衰弱的身躯。为此,你每扯去一页用过的日历时,是不是觉得有点像扯掉一个生命的页码?

我不能天天都从容地扯下一页。特别是忙碌起来,或者从什么地方开会、活动、考察、访问归来,看见几页或十几页过往的日子挂在那里,黯淡、沉寂和没用;被时间掀过的日历好似废纸。可是当我把这一叠用过的日子扯下来,往往不忍丢掉,而把它们塞在书架的缝隙或夹在画册中间。就像从地上拾起的落叶。它们是我生命的落叶!

别忘了,我们的每一天都曾经生活在这一页一页的日历上。

记得一九七六年唐山大地震那天,我所住的长沙路思治里12号那个顶层上的亭子间被彻底摇散,震毁。我一家三口像老鼠那样找一个洞爬了出来。当我双腿血淋淋地站在洞外,那感觉真像从死神的指缝里侥幸地逃脱出来。

转过两天,我向朋友借了一架方形铁盒子般的海鸥牌相机,爬上我那座狼咬狗啃废墟般的破楼,钻进我的房间——实际上已经没有屋顶。我将自己命运所遭遇的惨状拍摄下来,我要记下这一切。我清楚地知道这是我个人独有的经历。

这时,突然发现一堵残墙上居然还挂着日历——那蒙满灰土的日历的日子正是地震那一天:1976年7月28日,星期三,丙辰年七月初二。我伸手把它小心地扯下来。如今,它和我当时拍下的照片,已经成了我个人生命史刻骨铭心的珍藏了。

由此,我懂得了日历的意义。它原是我们生命忠实的记录。从“隐形写作”的含义上说,日历是一本日记。它无形地记载我每一天遭遇的、面临的、经受的,以及我本人应对与所作所为,还有改变我的和被我改变的。

然而人生的大部分日子是重复的——重复的工作与人际,重复的事物与相同的事物都很难被记忆。所以我们的日历大多页码都黯淡无光。过后想起来,好似空洞无物。于是,我们就碰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关于人本的话题——记忆。

人因为记忆而厚重、智慧和变得理智。更重要的是,记忆使人变得独特。因为记忆排斥平庸。记忆的事物都是纯粹而深刻个人化的。所有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案”。记忆很像艺术家,潜在心中,专事刻画我们自己的独特性。

你是否把自己这个“独特”看得很重要? 广义地说,精神事物的真正价值正是它的独特性。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种文化。记忆依靠载体。一个城市的记忆留在它历史的街区与建筑上,一个人的记忆在他的照片上、物品里、老歌老曲中,也在日历上。

然而,人不能只是被动地被记忆,我们还要用行为去创造记忆。我们要用情感、忠诚、爱心、责任感,以及创造性的劳动去书写每一天的日历。把这一天深深嵌入记忆里。我们不是有能力使自己的人生丰富、充实以及具有深度和分量吗?

所以我写过:

“生活就是创造每一天。”

我还在一次艺术家的聚会中说:

“我们今天为之努力的,都是为了明天的回忆。”

为此,每每到了一年最后的几天,我都是不肯再去扯日历。我总把这最后几页保存下来。这可能出于生命的本能。我不愿意把日子花得精光。你一定会笑我,并问我这样就能保存住日子吗?

我便把自己在今年日历的最后一页上写的四句诗拿给你看:

岁月何其速,

哎呀又一年。

花叶全无迹,

存世惟诗篇?

正像保存葡萄最好的方式是把葡萄变为酒,保存岁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于把岁月变为永存的诗篇或画卷。

现在我来回答文章开始时那个问题:为什么我喜欢日历?因为日历具有生命感。或者说日历叫我随时感知自己的生命并叫我思考如何珍惜它。

冯骥才散文精选

时间是张没有回程的车票

只能往前而行

它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不会少一分一秒

时间是一部录像机

记下昔日的点点滴滴

汇聚在心间

时间是场没有落幕的电影

每个人都是这个舞台的主角

在人生的旅途中

各有各的精彩

今日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仿佛能够听到冬天的脚步声了。

更深露重,夜凉心暖,在最适宜“充电”的金秋,一起来读《冯骥才散文精选:灵感忽至》,惜时,亦品美。

推荐阅读

《冯骥才散文精选:灵感忽至》

作者:冯骥才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冯骥才先生的经典散文,分为“日历”“文艺人生”“大家交往”“烟火生活”“远行”“底线”“民间文化”等七个章节,这些文章有作者对文艺创作的思考,有对生活的感悟,有对童年旧事、人情世故的回忆,有对城市文明进程、民间文化的思考。其中,收录的《珍珠鸟》《挑山工》《绵山奇观记》《黄山绝壁松》《捅马蜂窝》等名篇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本,还有《俗世奇人》当中的名篇,题材广泛。

作者简介:

冯骥才,浙江宁波人,中国当代作家、画家和文化学者。1942年生于天津。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已出版各种作品集近百种。代表作有《俗世奇人》《一百个人的十年》《三寸金莲》《珍珠鸟》等。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

-EN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今日寒露 | 小长假结束,除了体重你还剩下啥?冯骥才告诉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iiy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