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30
关于五行。老师上次讲的金束木,木梳土,应该算是形上的五行,或者说是取了象从而便于理解,为五行之象。
所谓象,如子瞻在赤壁赋中所云: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主体在人,所成之象自在人心。就如看山似山看水似水,抑或山非山水非水,见仁见智罢了。
取象比类,取其气若一也。如阴阳应象大论所云,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又如六节脏象: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等等。
而再观邪客篇,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以及下文地有九州,人有九窍之类,此处取象,取气亦取形,形气皆得,是站在天人合一的高度来看待。
论勇篇,各色之人不胜四时之风,黄色薄皮弱肉者,不胜春之虚风。黄为脾土之色,真脏色外露,藏气不足,脾气虚,那么,脾气不足为何不胜春之虚风呢?
先从体用入手,脾体阴而用阳,其与肝的体阴而用阳其实也是不同的,两者均用阳,而脾之用是顺应了长夏之气,养育润泽万物,充满厚德载物的静兼之意,肝之用是顺应了春生之气,万物欣欣向荣的那股往上生发的蓬勃生命之气。脾气弱,遇上了春季的生发之气,则不安不固,易出现木乘土,其实也就是土气太薄承载不了这股生发之气,木气则易逆易冲,土气则虚则郁。同样,青色薄皮弱肉,不胜秋之虚风。肝木之气不旺的人,秋天肃杀之意、金收之气来临,一下子金乘木,把原本只剩一点的生发之气给杀没了。
医院里的老人缩成一团,我看到的不是枯木之象,反而为坚金之象,其气也是死气沉沉如秋风凋落叶般肃杀一片,金乘木气,原本柔和的人之形体变得僵硬,木之生机完全被压的差不多了。人从生至死,天年常度篇,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至四十好坐至九十,神气皆去,形骸独居。生命力由旺盛到衰竭,也可以说是从木火之气走向金水之气,人形体由柔软至至强硬。
之前提过,脖子紧,是因为但存形而无气,上次静一老师说腿很软一点韧性都没有是无气,可以这样理解吗?这是两个极端,前处无气则无以养筋之体,筋用强硬。后者筋用萎耎无力。前者或是长期姿势不对,整个人的筋骨空间结构代偿性的适应,久之,筋紧,紧了之后,气血的道路就不同,没有气血养筋之体,成一循环。而后者气下不去,肌肉解堕筋弛。
五行,讲的也是太过不及,五运行大论篇,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有太过就有不及,还是喜欢上次写的这句,天弦地琴人独奏,人体阴阳就如琴弦那般,时刻在过与不及之间来回震动,即为常人,一旦过之而不守,即为病。
五脏所荣、所主、所应五气五味,都是合上了五脏之气。既然要考虑内在体证,就重了感知能力,感知气的运动形式,从而加以归类。
平人气象论篇,脉从四时,谓之可治,脉逆四时,为不可治。环境阴阳气的大方向,人虽自成小宇宙,却时刻与外界的大宇宙共振,人生于地,悬命于天,顺之则百无一逆,气血皆平,得天寿而终。逆之为早衰之节。
关于形与气。形与气相辅相成,气聚而成形,形赋予了气机升降的通路,形藏气,气充形,气的变化比形更具有多样化,气所显示出的是一个变化的趋势,而形就相对慢了很多,而两者相依,就如云与风,悠悠然然,云随风动,风不离云。万象变化,从未停歇,而这变化的根源就在于气。
阴阳应象大论曰,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由此,并非都是气病及形,两者应为相互依赖,出现问题时,往往互为因果。同气相求,这个大方向上的规律在疾病同样适用。
那些脑袋上有一个坑的病人,或许大都是气导致的形,任督脉气不足,而形反过来会影响气,形陷下去的一个坑,人体气血如环无端,气每走到那里就收到压迫抑制,若河流潮涨潮消,凌汛枯水,气血在不同的时段亦有有盛衰荣枯,一时盛起,在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气血逆冲,虚者更虚,实者更实,而后化现为各种疾病,轻者眩晕、易怒,重者发为巅疾、大厥,像脑梗,脑出血之类。
那么药物的作用呢,在气还是在形呢?药物有气味的厚薄不一,人体合化了,应该气厚者走阳,味厚者走阴。形气皆可作用。
阳化气阴成形,无者为虚,虚者精气夺,阳气夺则阳虚,阴精夺则阴虚。阴偏向于体方面,五脏所藏之精属阴,而五脏之精不守、藏不住为虚,比如像血虚津亏,而阳则为用多一些,五脏的开合都是阳之用,开合失常,可算作阳虚了,比如说完谷不化、腹泻如水。
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气血能正常运行,一日三餐,起居作息,终究有个化生之源,源泉不竭,生生不息,纵使偶尔来个小毛小病,也不过是昨天西风凋碧树,身体也能够自然恢复过来。总不至于一朝春尽红颜老。出问题了,大一些的问题的,尤其内伤一类,总是有个因默默积攒了很久的。虚实阴阳,人是一个整体,气血循环,一处通路阻断了,各种虚实的化现随之而来。
关于精,评热论篇:汗者,精气也。风霜雨雪皆是水,人体气血精津液均为水。而水不循常道,头面出油,大汗淋漓,崩漏,遗精,其实耗的还是精。
再提一下相火,人体有一气一水,而水气循环,总的还是一气。那么火从何处而来呢?
这火,我感觉还是气,气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火是标,就如一张纸晒得很干了自燃了一样。气从阳化便是火,气从阴化便为水,水的表现形式多样,病理的话痰饮瘀浊皆可。火的话,火曰炎上,发烧,咽喉红肿疼痛,所谓的炎症,如病机十九条所言,诸热瞀瘛,诸禁鼓栗如丧神守,诸躁狂越,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这火,本质也是气,给它一个名字,便是相火了,简单看便是一身能量之源,脏腑之体靠水气来养,脏腑之用,需要相火这股能量来维持进行。相火与津液,两者共存,人之体为柴薪,干柴烈火人就没了,少火之气壮,津液补起来,气脉疏通了,津液亦养形体,柴薪够了,水足了,火才有生气。
然后就到了阴阳升降,如环无端。体与用总是相对应而存在的,形气神也是互为依赖,气从左边升,右边降,左边开,右边合。结穴之处,则生五方,五方也是相对而言,阴阳之中复有阴阳,大的方向,人有左右,而人每个肢节每个穴位也有左右,那么,什么才是左升右降?什么才是如环无端呢?人身这个小宇宙,是运动着的阴阳,无恒而变。
马步的时候,发现自己是右边胳膊先出汗,出汗也比左边多,站的时间久了两边就差不多了。那位香港的女病人,两边温度不一样,是两边的气脉通畅程度不一。很多病人左右两边脉不一样,一边大而有力,一边脉微欲绝。
青先生老师点评
青先生:“而用阳其实也是不同的,两者均用阳,而脾之用是顺应了长夏之气,养育润泽万物,充满厚德载物的静兼之意,肝之用是顺应了春生之气,万物欣欣向荣的那股往上生发的蓬勃生命”,长夏是啥?你们书上是错的。
入素:哦,类经说的是静兼。长夏,不是说四季,各十八日寄治?因为我不知道是什么时间,所以就想的土气的厚德载物
青先生:是的。四季交替,是为化。气有余便化火,谁说的?
入素:气有余便化火,我还没有想到这句话,我只是觉得相火也是气,会偏向于用这个方面。气有余不应该算是太过吗?
青先生:朱丹溪大概也是这个意思。阳常有余而阴常不足,其实就是阳浮而阴弱,只不过,要么他没悟到,要么是悟到了没讲出来,藏起来了。
入素:嗯对,这样子确切一些,那说相火是气不是也可以吗?阳浮不一定有火,但是有火了是阳浮的一个化现
青先生:本来就是气。人身哪里有真火啊
入素:可是阳浮而阴弱多了一层意思,和我想的有太过就有不及是有区别的,指向性更明确,也和有实就有虚类似,算是厥的轻一点的层面。阳浮了,下面的阳也不足呀,是阴弱导致的阳浮,还是阳浮阴也就弱了,感觉更像是相辅相成的。和扎针脚那里像扎气球的感觉,还有那些人迎脉盛大,趺阳脉微的。嗯,这个是上和下。
青先生:对。
上一篇:22、金生水
下一篇:24、剖腹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