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众”字趣说

“众”字趣说

作者: 梅园主人_a54b | 来源:发表于2020-02-23 20:00 被阅读0次

      今天写李白的《独坐敬亭山》这首诗,写到“众”字,觉得这个字很难理解,为什么会这样写呢?上面为什么是血?下部怎么跟“水”相似?和现在的三人“众”相去甚远,它属于哪种造字法呢?演变过程又是怎样的呢?带着好奇,我开始在百度上进行搜索,结果发现这个字的演变很有意思。

      按造字法它属于一个会意字,上下结构。再看它的整个演变过程——如上图。商代的甲骨文上部为“日”,即一轮悬空的烈日,其下部为三个人,“三”在古代表示多数,三个“人”即为众人。合起来的意思是:许多人在烈日下从事劳动。甲骨文中的“众”所描绘的与唐诗中所说的“锄禾日当午”的情形十分相似。

      西周金文的“众”字上部为“目”。写法上就能明显地看出来,是一个瞪得大大的眼睛。周人将甲骨文上部的“日”字换成了“目”字,更绘声绘色地表现了奴隶主经常在田间监督奴隶从事农业劳动的情境。完全符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也正说明了“文化就是时代的产物啊”!有的“目”字写的时候 ,中间有点出头了。这出头的地方是没写好让笔画出框了吗?因为当时都是用手写刀刻,估计有点不好把握,就像现在的小学生初学字。还是有新的寓意呢?表示眼睫毛?

      小篆的“众”字承金文而来,仍然从“目”。

      汉代隶书基本沿袭小篆。

      楷书分化出两种写法,“目”字写出头的一支上部变为“血”,下部三个人整合成“乑”;另一支上部作横目“罒”,中间的“人”变为一撇一竖。

      对于楷书“众”的写法,现在也有人发挥想象,说上部写作“罒”是表示三个人头顶着器皿,表达的是众人劳动的场面。仔细看看还真有点道理,就像现在某些少数民族,干活时把东西、器皿都顶在头顶。上面写作“血”字的怎样理解呢?参加集体劳动的,都是一帮血气方刚的汉子,没有滥竽充数的行尸走肉。

      我国的汉字有意思吧?再看现在用的简化字“众”,写法简单了,相应的也少了许多内涵,就剩下了表示多个人的符号。干活也不用在烈日了,也不需要监管的眼睛了,机器大生产代替了头顶的器皿,有血性的男子汉好像也减少了。“众”也就单纯的表示一群人了。

相关文章

  • “众”字趣说

    今天写李白的《独坐敬亭山》这首诗,写到“众”字,觉得这个字很难理解,为什么会这样写呢?上面为什么是血?下部怎...

  • 汉字的绝妙

    趣解汉字: “众”字,趣解:虽然仅有三人,也须有一人高高在上。 “从”字,即便二人也分主次,有前有后。 “囚”字,...

  • 趣说“有”字

    “有”这个字在中文里有九种释义,最熟悉的当然是表示所属,譬如:“我有一本书”;其次常用的是表示发生和出现,譬如:“...

  • 趣说‘贱’字

    特别喜欢汉字,比如这个贱字,左边告诉你这个字跟啥有关系,右边告诉你该怎么读它,全世界就咱们汉字能这么搞,即使简化了...

  • 趣字

    今天在教生字“照”时,为了便于孩子们识记,我把这个字用字谜的形式讲给孩子们:“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字,是不是像一个...

  • 字趣

    我是一个自私、认真且怂的人,至少我这么认为。 记得从高一开始有自己写一些自己认为有兴趣的文字,那个时候总是在遇到什...

  • 趣字

    平时喜欢收集一些好看的字,不分字体…… 例如带有一点魏碑的感觉 行楷 有点像丰子恺体 小楷体 这就是自由体了(旁边...

  • 字趣

    一字一方圆,墨池生嫣然。 笔如冬风利,纸似白雪天。 雅韵致千里,浓淡若龙现。 浮生梦四海,乾坤落笔尖。

  • 五套别墅免费送,深圳藏着一个最像洱海的地方-美人鱼拍摄地

    关注 小猫趣完 小猫趣完 小猫趣完 公 众 号 直接参与 小猫最近发现,在深圳藏南澳有着一个与云南洱海相比,碧海蓝...

  • 随喜

    人常说:品茶有三乐,独品得神,对品得趣,众品得慧。我更觉得人生如茶:独处得神,对处得趣,众处得慧。夜晚的九点钟,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众”字趣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imsq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