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带孩子出去学琴,云淡风轻的春日,微微拂面,正想赞叹两句的时候,前面一两米处突然看到个凹坑。这条路紧邻着新修的道路,正在施工的大楼,和老破小的菜场。这两年一路挖一路修。为了省事挖开后重填的地方,会临时高出不少,预留沉降,也“合理借用”过往的车辆重力,慢慢把它压平。
开车还好些,毕竟悬挂不一样,速度控制好了,甚至有些此起彼伏而又不至于颠簸不适。但对于非机动车就很不友好了,一个坎儿接着另一个,不由得不感慨生活不易。如果电瓶车,稍微快一点,瞬间会感受到失重,有次甚至看到个外卖小哥的尾箱被颠到飞起!
那时还想幸好自己速度不快。没想到这回这次电瓶车虽然开得不快,但后座平添了孩子的重量。一下颠起来再落下,两人往前倾,膝盖撞到前档发麻!还好没事。正庆幸时,下面发出漏气的声音,下来一看,后轮毂被磕弯一块,真空胎漏气了。边揉这膝盖边去旁边修理,一肚子委屈不知道往哪里说。
想起之前碰到过两回,有次骑自行车,有次压过硬井盖,结果前盖直接翻开,一下马失前蹄。好在那时年轻也灵活,掉下去时速度不快,直接跳了下来站住。打了个市民热线那边懒洋洋的,投诉索赔可能性应该不大,告知地点后也就走了。
后来一次是晚上路过一处临时施工的道路,挖开后垫了钢板,但不靠谱在于钢板颇厚,和路面有五六公分的落差。对于机动车,可能也就是一哆嗦的抖动。不过自己电瓶车经过时,不巧刚好行走到了钢板的边缘,加之路面还有点湿滑,也是施工的后果。整个笼头被别住,往前滑行了几米,再也把持不住,直接翻倒。
好在人没事,起来周围一看,几个工人抽着烟在笑。狼狈至极也不想和他们理论,又着急办事扶起车走了,后来连投诉告知都没做,因为……年纪大了,被生活锤过了,就知道有些事情没法计较。
城市建设,当然是市民的光荣,只是付出的代价,有些无形,有些有形。记一两句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