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23日总结
昨日最大感悟是:想要做成一些事,就得规划,规划就得量化。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0090/5968fdcbddc51ad7.jpeg)
很快就要过完2018年了,昨日和先生一起不仅完成了下周待办事项安排,也各自思考2019年我们的目标。
我这才恍然大悟,2018年虽然我也做成了一件事,但到最后回顾的时候并不尽如人意,翻开之前的笔记本,才发现我2018年并没有定完整的年计划。当时因为一些身体原因,就搁置了。后来身体恢复,工作一忙,我居然忘记了这件事。这之后,更多的是阶段性目标,却没有核对过大目标。由此在制作2019年目标的时候,我特别总结了下关于规划的一些经验:
01.做目标,先做大的,再做小的。简而言之,不要先做2019年1月的,而是先把2019年的给做了,再分解到每个月。
02.规划考虑几大面,不要太单一。比如,别只有工作。家庭、个人成长、旅行、观影、阅读等,都可以列出来。让人生不至于太单调。不要只有工作成为工作狂,也不要只有家庭没有了自己。
03.规划问初心,不要贪大求全。比如想要职业规划发展更好,又要每月都有旅行,还要每月一门课学习。这就是贪多。需要取舍出一个重要排序,确定一个主题词,把关键词挑选出来,然后根据此主题制定计划。比如我的2019年关键词是【见世界】,因为见世界可以让我的视野更开阔,在课程设计上会有更多灵感。我不想只成为一个思维导图讲怎么画的讲师,我更想真正设计一些课题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用思维导图的一些技巧甚至做些改良,让大家更容易掌握,不需要一幅图画3-5小时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而是实实在在刺激思考,训练我们的思维力,借助思维导图工具最终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我需要更多的输入。这是我【见世界】的初心,由此我划分为阅读、观影、见人、行走等4方面,一一往下量化。
04.规划要具体,没有量化的内容很难有标准,也就真的很难被执行完成。比如我为了调整体态的练习——贴墙站,不是说你今天站的标准就算完成,而是我量化到每日1分钟,持续站立100天,甚至200天,直到标准的行为映入我的身体记忆,才算真的完成,真的做到。我发现,量化这件事,是很多人规划上的问题。要么太细,细到每一天完成了什么,但却忽略了自己有多少可支配的时间,或者太虚,减肥40斤,什么时候减,初始标准是什么,每日有什么行动,行动时间是多久?等等,量化可具体参考SMART原则。
以上,就是我对昨日总结的思考。也欢迎你认识我,我的微信️: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0090/00643852e25ecd79.jpg)
我是思维导图实战应用童栎程,欢迎你 关注、支持点赞或赞赏、评论、转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