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差班需要健康的从教心态
——赵坡老师《班主任如何带好差班》读书感悟之二
教师理应成为学生的精神领袖,要能够给予学生充足的精神滋养,自身保持积极健康的从教心态对教师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赵坡老师认为:“教师的心态越失衡,就感觉班级事务越棘手,而感觉班级事务越棘手,心态就越失衡,这种循环一旦建立,班主任将感到越来越烦闷、急躁、无奈。再加上原本就薄弱的带班能力,就很难将班级引上正规了。”
教师如何保持健康的从教心态,以自己的精神引领学生的精神成长呢?
1、不必为学生的不良习惯过度焦虑。赵坡老师对差生有一个界定,他认为:差生应该是在“成人”或“成才”方面或两方面都比较差的人。“成人”方面应该理解为具有高尚的品德、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高度的责任感。品德高尚的人必定是善良的人,既不会做伤天害理的恶事,也不会做损人利己的坏事;人格健全的人必定是能够全面认识自我、人际关系良好、遇事不卑不亢、个性与公德和谐统一的人;心理健康的人必定是智力正常、心态平和、反应适度、自控力强、意志健全、情感丰富、行为协调,能正确对待人和事的人;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人必定能够坚持道德上正确的主张或真理,坚持实践正义原则,坚持为他人做出奉献和牺牲,有作为且敢担当的人。根据上述标准来界定差生,其实我们班级中的许多类似睡觉的、不交作业的,看课外书的学生还不能算做真正意义上的差生,为此,我们就没必要为学生行为习惯上的不良表现而过度焦虑了。
2、不必为学生的犯错行为反应过度。列宁曾经说过:年轻人犯了错误,就连上帝都会原谅他。作为教师,面对犯错的学生和学生的错误,一定要持有这样一个基本态度:学生犯错误,不是他不听话的表现,更不是在故意给教师增添麻烦。如果教师认为学生有了问题,正是帮助他从错误事件中吸取教训、学会生活、获得成长的良好契机,那他就会育人的方式,从学生立场出发去处理问题。如果教师认为学生出现问题是他故意在给教师个人制造麻烦,他就会以教师的立场来对待和处理问题,就会以简单粗暴的责怪和批评的方式去处理学生问题。就会对学生施以严厉的责罚,甚至迁怒到整个班级而殃及无辜,把周边的气氛搞得一塌糊涂。
3、不必为学生的问题而丧失教师尊严。学生有了问题,教师要不要生气,要不要发火。这个答案不言也明,“但教师的的发火,不是泼妇骂街、指桑骂槐,更不是随意拍桌子、扔凳子,而是用严肃低沉有力的口气来表达明确的立场、真实的情感以及有效的方法。发火儿的真正目的应是用“震撼式”的方式来给予学生醍醐灌顶般的引导,以促进学生的醒悟,既不是威吓学生,也不是侮辱学生。”“针对学生的问题行为要理解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多种原因,在对人对事做出定性之前,一定要先通过调查研究来确定真正的原因,而不是仅凭教师的主观臆测来判断。不应该把多元问题简单地一元化,而且是死死地抓住那个最坏的一元不放。在教育工作中,教师一定要摒弃那种把学生推到对立面的一元思维方式,否则教师将天天变得气急败坏。当面对差生反复出现的违纪行为,尤其是做出一些违反原则的事情时,我们很容易生气,甚至是感到无奈,此刻,我们必须把学生的错误,青年应有的素质以及我们的不满和失望说出来,并明确表达我们对这些不良言行的谴责。”
4、不必突破教育边界去强行改变学生。赵坡老师认为:教师是人不是神,教育不是万能的。“我们只能期待教育活动产生一定的效果,而不能幻想着非要达到怎样怎样的目的。”万里长城不是一天建起来的,差生更不可能一下子就能翻然悔悟。祈望通过自己解决教育学生的所有问题,其实是一种不现实也不可能的奢望。李镇西老师面对万同那样的差生,也只是要求他抄写课文,做到不影响课堂教学秩序而已。教育专家王晓春老师也曾经一再强调:教育是有边界的。很多老师因为自己没有把差生教育好而苦恼,这种心理必然会严重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和进一步做好教育工作的信心。教师只有树立边界意识,他才会清醒,镇静,而不是每天急急挠挠地和学生较劲。教师要尽力而为,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到什么,不能做到什么,什么是重点,什么不是重点,什么事我能应付,什么事我只能交给别人去办……知己知彼,工作不盲目,心里不焦虑,才能把精力集中在确实能做的事情上,不浪费感情,少做无用功。
心理学家弗格森说,每个孩子都有一扇只有他自己从里面才能打开的改变之门。我们教师的工作,就是要用爱心、耐心和智慧去唤醒、引导和激励他打开自己那扇改变之门。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许多非常棘手的难题问题只能靠一样东西解决,即饱含耐心的时间;而对于教育,那就是永远要对孩子怀着无限的期待!
作为差生班主任更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我们一定要记住:保护并培养儿童自由、丰富的情感世界才是我们能够给给予儿童的巨大财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