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602年-664年)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玄奘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前后十七年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各种学说,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玄奘及其弟子共译出佛典75部、1335卷。玄奘的译典著作有《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西游记》即以其取经事迹为原型。 玄奘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其爱国及护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世界和平使者。他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相,不畏生死的精神,西行取佛经,体现了大乘佛法菩萨,渡化众生的真实事迹。他的足迹遍布印度,影响远至日本、韩国以至全世界。玄奘的思想与精神如今已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玄奘成功是他勇敢、执着努力的结果,他成功是努力的必然结果吗?
贞观是唐太宗年号,唐太宗一向是武功文治,认为佛教无益于他平定天下。史书记载唐太史令傅奕向太宗进言“佛乃胡中桀诘,诳耀彼土,中国邪僻之人,取庄老玄谈,饰以妖幻之语,用欺愚俗,无益于民,有害于国,臣非不悟,鄙不学也”。因此唐朝《道僧格》(唐朝的宗教法典)于佛教戒律相比,对僧人行为的管束范围更广、更严。
贞观元年玄奘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凉州长史知晓发通缉令“有僧字玄奘,欲入西番,所在州县严候捉”。
公元643年,玄奘载誉启程回国,并将657部佛经带回中土。 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玄奘到达长安。这时,唐太宗为了辽东战役,已驻跸洛阳。太宗得知他回国,立即诏令在洛阳接见他。玄奘奉诏匆忙上路,当月二十二日启程,二月初一在洛阳宫仪鸾殿受到太宗接见。此后20天中,玄奘被连续召入内殿密谈,从早到晚直至擂鼓关闭宫门。他们具体谈什么,史书并无记载。
已经44岁的唐太宗此时迷上佛教的可能性大吗?李唐统治者尊老子为先,用“黄老之学”治国。唐太宗在位二十余年,道佛并举,但仍以道为主。唐太宗为什么如此礼遇玄奘,一个曾经的违法出境者?
玄奘家乡东南的少林寺是洛州的一所名刹,远离市廛,环境清幽,玄奘向太宗提了个请求,希望皇帝可以让他到少林寺翻译佛经。这个请求遭到了唐太宗的拒绝,皇帝不许他躲避入山。但玄奘第一时间应太宗的要求,日以继夜写出了10万多字的《大唐西域记》,作为大唐统御西域的指南,于贞观二十年成书。贞观十四年(640年),唐太宗派大将侯君集灭亡高昌,由此建立了中原王朝首次在该地区的永久性军事和政治机构西州和安西都护府。很明显,太宗是个惜才的皇帝。他觉得玄奘谈吐不凡,对西域各国地理、历史和国情了如指掌,便竭力劝说玄奘还俗,在朝中做官辅政。太宗急于召见远道归来的玄奘,与他欲建立东方世界霸业,开疆拓土有关。过去几年,他相继平定高昌,占领焉耆,准备征服龟兹。此刻,又要出征高丽。所以,他对佛学并不关心,而是让玄奘尽快整理西域各国的真实情况,好为他的“天可汗”大业服务。
个人的努力是必要的,但要审时度势。玄奘逆流创业,顺势建功才成就了一代佛教大师。深刻领悟李斯“人生如鼠、不在仓即在厕”。
胡侃---西天取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