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5.1
这个五一,来广州探亲李先森。第二天晚上,心里隐约体会到一点不舒服,很熟悉的感受,如坠入云雾,隐约间有些体会,却又若隐若现,似有似无。在楼下等李先森出门散步之际,邀请这份感受,呈现于前。
近来练习每日正念,有些小领悟,知道很多感受其实并不可怕,只是习惯了与自己的感受有些距离,我的压抑隔离和否认,我近来也知道他们其实会出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以至于在每一个细微的体验中。
有意识地留意了自己的呼吸,细细体悟,体会到了一丝失落,遗憾,落寞。略惊讶,惊讶于感受其实比我想象中要浅层,惊讶于这份失落。再询问,为何失落。脑中出现和李先森肌肤相触的亲密,以及,一份失落。哦,原来因为在那样的时刻,依然可以感受到两个人之间是有距离的,孤单,这个词浮现在脑海。原来,纵使亲密如是,依然可以感受到那份距离,依然,无法相融如一人。所谓本质上的孤独,是否就是如此。有失落,代表有期待,再细细聆听,听到内心对于亲密,对于融合的渴望。如果深层的孤独注定是人生本质,那么,能与李先森亲密如是,其实已经足够。剩下的,最内在的那一层,或许,每一个人,都注定,要自己去寻求到对自己的陪伴。念及此,心中的失落仿佛被阳光照见的水珠,流动而逝,心中升起一股淡淡的宁静。我看见这份渴望,给予空间,如是看见,便看到念头与情绪,如山中小溪,如我不置放阻拦的山石,便会按照他们自己的节奏,升起,存在,逝去。如放晴的天空,不会再缠绵落雨时的澎湃。如绵绵梅雨季后,阳光总会如约而来。佛说,无常,于这一刹那间,似乎有些许领悟
回想近来的个人体验,越来越有种无法向他人言说之感。与体验师一起探索到的,生活小事掀起的自我批判浪潮,自我贬损机制的顽固,体验师的稳定坚定给到的力量,那些哭泣的时刻。即使长篇大论,事无巨细,语言,仿佛都无法去言及一二。生活中,体会到观念头而不认可于他们时的欣喜,陷入旧有模式而颓废翻腾,种种心境,竟也有种欲说还休,道不清理还乱的感受。这或许,也是一种孤独。目前,还有体验师跟着我,进入内心这些崎岖幽暗的角落。我想,终有一天,我会去到一个心中之境,在那里,仿若世界只剩下我一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