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日本的大地震和核泄漏让我们重新认识了日本公民。国人眼中的日本人变成了淡定从容,甚至优雅的代名词。
各种形式的媒体从不同侧面展示了日本人的公民素质。在电视中的一个镜头时,日本老百姓在超市排队购买生活必需品,我们没有看见国人西医胃肠的拥挤喧闹和插队,这是一个常常在静默中缓缓前行的队伍。最让人动容的是,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进入超市中的人,都只买了自己近期够用的东西,不会大包小包狂买狂购,把机会留给后面排队的其他人。
这种素质不是在讲台上狠口号喊出来的,也不是可以在镜头前表演出来的——在迫在眉睫的灾难面前,从容不迫和安详,除非深入骨髓,浸透灵魂,是很难现场展示的。日本人的公民素质和公民教养,却在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中随处可见。
那天,家里炖了排骨汤。我让小黑给奶奶盛,走到厨房门口,听到两个孩子的对话,让我难忘。
大儿说:“以前,我看见爸爸给奶奶盛排骨的时候总是把肉弄碎。要不奶奶咬不动!”
小儿:“那我给奶奶盛点这种肉,软软的,没有骨头的。”
孩子从父母的言行中学习怎样做事。
昨天,去思源学校参加女儿上期期末考的表彰大会。全校3000多师生,在操场上安安静静坐姿端正。我们家长坐在后面没有听到明显嘈杂声,没有看到孩子们随便左顾右盼。我想,这非常难能可贵。孩子们是怎样在这么冷的天,在操场上能安安静静坐两个小时?
后来我想,这可能就是环境教育的结果。在这样安安静静的大环境里,每一个个体表现出不同于别人的不适当举止的几率是不太大的。
今天下午第二节下课,班里有个孩子告诉他的本子丢了。我跟他说,等第三节我去教室上课,问问同学们是否有人看见。
上课后,因为这节课的内容安排的比较多,我想等到课堂结束时再问这件事。那位同学看到我没有先问他的事情,开始“哼哼唧唧”地哭。我看到他那样伤心,去安抚他,告诉他“老师刚才着急讲课了,一会儿课堂结束后问问他的本子。”可他仍然没有停下来,一节课就这样我和同学们伴随着他的“哭”声度过。
我想,是我让孩子失去了“信任”。这孩子可能觉得我一上课就会问他的事,可我想是先讲课,下课再问,造成孩子对我的不信任。以后,对待这个孩子一定要注意。
无论是日本的社会教育,还是普通家庭里的家庭教育,大环境带来的环境教育,还是经常反思的自我教育,都是教育。
教育从来都不局限于学校,教育之事并不等同于学校之事,教育是社会的细胞,它无处不停留,无处不生长,无处不在产生影响,发挥教育特有的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