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青音曾在一本书里写过:太爱面子的人,都是由于不够爱里子,这个里子,就是自己的感受,也就是不懂得尊重自己的感受,不知道爱自己。

1
原生家庭的影响,条条框框的约束,“你还小,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我让你做什么你才能做什么,不然我们就不喜欢你了”相信一定有人和我经历同样的唠叨。于是,害怕没人喜欢自己,让我渐渐变成了大家眼中的“老好人”,但这似乎并没有让我变得轻松和快乐。
上中学那会儿,学校还没有开放食堂,我是家长陪读住在校外的,每天上学帮住宿舍的同桌A带早饭成了我的日常。刚开始时候,她会把早餐钱提前一天给我,还会说很多感谢好朋友的话,能够帮到同学并被人称赞,成了我每天屁颠屁颠跑腿的动力。后来渐渐的,她会忘记给我早餐钱或者一下攒上三五天给我,说实话,当时就算一周的早餐也不过30元,但是陪读的我一周零花钱只有30元,碍于面子,我几乎没有主动向她要过钱。直到有一次,我无意中看到她和另一个同学在草稿纸的对话,大致内容是,说我是她的“小丫鬟”,自己傻说两句好话就天天不用跑腿就可以吃早饭了,而且现在有时候还不用给钱。当时我的脑袋都是轰隆隆的,那一天的课我都没听进去,那种难受的感觉,至今我都记得。
2
初入职场,是每个年轻人都经历过的时期,作为一个资历浅、能力不足的小白来说,一不小心就陷入便利贴女孩/男孩的状况当中,于是慷慨激昂的社会磨练便成了打印机、咖啡店的最佳拍档。
前公司同事B就是这样的一个女孩。97年出生,19年毕业,这是她的第一份工作,运营助理,所以比任何人都显得更加珍惜,对于主管或者同事的每一句话都放在心上,只要自己能做到再难说不,就怕做错了一点,别人会嫌弃自己给别人带来麻烦。一直到被自己主管安排,核对了一个多月没人肯核对的一年左右的三千张既往物流单据(其实并不是她的分内工作,只因为主管说临时商务缺人,让她先做着为公司帮忙),每天就是埋头统计数字,盖章。但是却在一次部门会议上,因为主管教授的方法有误,发现统计了那么久的资料,被总监批评的一无是处。主管在一旁不仅不出来承担,还旁若他人的说如何做的不对了,不找他确认了云云。我记得那个女孩在会议结束之后,回到座位上哭得歇斯底里,后来过了半年选择了离职。
3
爱情里,过于喜欢对方的那一个总是各种迁就、讨好另一个人。日子久了,却有可能因为一点小事情,出现矛盾。
朋友C是个特别喜欢她对象的人,两个人在一起时吃什么,玩什么甚至看什么电影喝什么味道的奶茶都是男孩来决定。前不久,因为讨论结婚的事情,两个人吵架了,甚至两个星期没有理对方。不是因为彩礼问题,也不是流程的问题,而是男孩说女孩没有把结婚的事情放在心上,问她和她家里人确定结婚风格的结果,女孩没有及时给予回复。而女孩却说,自己不知道怎么选,选了中式男孩不喜欢,西式自己父母不喜欢,自己很纠结,不想让他们任何一方不满意,所以不知道怎么回复,想再多点时间协商下,但是男友却觉得是她没有上心。我问她,那你喜欢什么风格?她沉默了一会儿,说自己也不知道,只想让双方都满意就好。
这些问题,其实我们生活中或多或少也都有遇见过,这种人也被我们称为“老好人”,照顾什么每个人的情绪,不想让别人不高兴,哪怕委屈自己。久而久之,自己变得委屈说不出,被漠视,变得没有主见,没有想法。心理学上,这叫做“讨好型人格”。讨好型人格短时间内可以帮助你熟悉一个新环境和别人熟络起来,但是也会让你慢慢变得失去自我,甚至出现迷茫、自我怀疑,而这类人,是这个社会所不认可的,因为没有办法带来新的创造力。
我们不是圣贤,做不到有求必应。
所以,要学会适当的拒绝他人,勇敢的向自己不愿意或者不应做的人说不。这里有两个我学习来的小方法,觉得很有效果,也不伤害维持的关系,推荐给你:
第一, 承认自己对他人“好”并不是真正的喜欢对方。
只有承认了自己“老好人”行为的初衷,才能判断自己是不是应该拒绝对方。
第二,在拒绝别人的同时说出你准备的Plan B。
比如别人让你做你做不到或者有问题的事情时,你可以说自己实在做不了,但是你可以问问谁谁谁或者去某个特别好的网站查一下相关资料。
愿,你我,都能成为这个社会接纳的完整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