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同学在去找实习时,他认为这仅是一份工作,可能也就是个打杂的,完全不清楚实习的目的和意义在哪儿,这样根本就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鲸腾学堂的导师们为此跟在校大学生们分享一下几点。
1、什么样的实习经历才更值钱?
实习重要的不是做了什么,而是做成什么。前者是经历,后者是经验。而经验通过总结很容易转化为可迁移技能。
做成一件事,一是能够形成具体的实习成果,二是能够培养起可迁移技能。前者是直接的、显性的收获,可以为你留用或是下次找工作进行背书,后者是间接的、隐性的收获,可以为你将来实习或正式进入职场做准备。
如果你之前做成过一件事,那么未来也极有可能做成一件类似的事,这是BEI面试法的逻辑——以过往的行为来预测未来的行为。这也是在求职面试中最常见的一种面试方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
做成什么是深度参与的过程、是思考-实施-总结-反馈的过程,能够建立真正的工作思路和工作能力。实习的过程就是是建立职场可迁移技能的过程,在实习中建立会比在学校更有效也更精准。
做成一件事,尤其是独立担当某项工作,一定是深度参与的过程,往往伴随着独立的思考以及资源的整合,工作难度越大,思考的程度以及资源整合的程度就越高。而在整个思考-实施-总结-反馈的过程中,往往能够培养起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各方面的能力,这些习惯和能力通过总结进而形成可迁移技能。
关于实习方向选择的两点建议:
1.优先考虑与自己的专业相关度高的工作
毕竟,校招的时候HR希望看到的是你简历上教育经历和实习经历一致,而不是八竿子打不着。
2. 优先考虑自己擅长的而不是有兴趣的
在条件1不满足的情况下,优先选择自己真正擅长的,而不是自己最想做的工作。擅长的,说明自己在这方面有一定的积累,一个人不可能以前没做过就可以称作擅长;感兴趣的,往往并非建立在现状的基础上。校招时HR不会考虑你在这个方向上有多大的热情,他们更多考虑的是你在这个方向上积累了多少。
2、怎样让实习不止于打酱油?
很多公司招实习生的目的是,找个临时帮手来分担一些正式员工没时间做的事。遇上一个负责任的主管,他或许能给你讲讲工作流程、帮你提高提高专业技能,但这种情况非常少,大多时候能从实习中学到多少完全看你的造化。倘若你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不找我我也不找他的心态,那你可能要用大把的实习时间来刷知乎和微博了。
实习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
1. 主动、主动、再主动
不要乖乖等着主管给你分配任务,主管是很忙的,有时压根意识不到你的存在。闲下来了就问问主管接下来的任务安排,看有没有自己能分担的,如果没有,也可以问问自己可以从哪些方面学习准备。工作当中,对于自己搞不定的问题要及时向他人请教,不要觉得不好意思,或者认为问问题会让自己显得很菜。你是个实习生,菜是正常的,将问题说出来别人才知道怎么去帮助你。
2. 放开点,和大家打成一片
实习小白刚进入公司喜欢将自己孤立起来,不和周围人开玩笑,吃饭做事都独来独往。对公司的员工来说,他们有熟悉的圈子,没必要主动和你接触。但你就不一样了,尽快融入集体,熟悉周围的同事,能增加工作的信心、减少做事的阻力。要抓住一切机会和他人沟通交流,比如中午和大家坐在一起吃饭,很多公司吃完饭有在外面走走的习惯 ,这时也可以尝试动加入他们。
3. 努力提高专业技能
毫无疑问,实习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自己熟悉工作内容,积累必要的技能。实习中,要尽早接触并熟悉你所在的行业最基础的技能。
*图片来源于网络
总的来说,一份好的实习,能够为你将来的工作打下很好的基础,让你的职场道路也更顺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