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与破阵子(2)

作者: 永远的潜龙 | 来源:发表于2021-05-05 00:06 被阅读0次

菩萨蛮与破阵子(2)

  安史之乱后,开元、天宝年间四方来朝、歌舞升平的盛况已不复现。但大国的威仪和灿烂美妙的文化依然强烈吸引着西域各国。除了进贡的珍宝、地方土产以外,那时唐皇们更喜欢的是具有浓郁异域色彩的歌舞,胡舞胡乐是从宫廷到坊间最流行的乐舞。我不知道宣宗是否也有他的祖上——风流玄宗一样的爱好,玄宗当年不仅自编自演还建了一个皇家音乐学院培养歌舞人才。大中初年,出身凄凉的他在大明宫里看到女蛮国入贡的舞蹈《菩萨蛮》时,心中也一定涌起过无数感慨。据史书记载,那一舞真个是流光溢彩,落英缤纷,梵音渺渺,如仙如佛。那些来自西域的女子,身上涂抹了香油,璎珞珠链当衣,脖子上挂着长长的花朵串起的花环,长发用金冠高高束起,简直就如世俗画像中的菩萨一般。舞随乐起,异彩纷呈,舞队一出,如佛临世,一定也会有类似我们现在看到的《千手观音》的造型。如此盛况不是空前,也是绝后了。

  《菩萨蛮》是一个礼佛的舞蹈,同时也是一个表演性舞蹈。宣宗痛恨武宗,处处反其道行之。武宗灭佛,宣宗一上台就宣布重建佛寺,本来佛教在中唐就已经进入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众多的寺院和僧众有着唐朝中国特有的世俗喜庆的热闹,僧人们在念经说法的同时也在想方设法满足那些听众香客的要求,积极参与歌舞演出,寺庙道场实际也是戏场欢场,像《菩萨蛮》这样又美艳又庄严的乐舞正是那个时候普通人心目中可亲可爱的佛的形象,一如我们在壁画中看到的飞天和唐仕女图——佛界和生界最完美的结合。

相关文章

  • 菩萨蛮与破阵子(2)

    菩萨蛮与破阵子(2) 安史之乱后,开元、天宝年间四方来朝、歌舞升平的盛况已不复现。但大国的威仪和灿烂美妙的文化依然...

  • 菩萨蛮与破阵子(4)

    菩萨蛮与破阵子(4) 敦煌曲子词中亦有《菩萨蛮》,用了这种曲调述说了一段最人世的男女之情,就是那首“枕前发尽千般愿...

  • 菩萨蛮与破阵子(1)

    菩萨蛮与破阵子(1) 唐宣宗李忱是唐朝最后几个皇帝中极富传奇色彩的一位,从他继位到唐灭,不过短短的六十年,但他很有...

  • 菩萨蛮与破阵子(5)

    菩萨蛮与破阵子(5) 可惜二百九十个年头之后,这个最令人怀念和追想的朝代还是结束了。鼓声阵阵,破得了千重敌,却破不...

  • 菩萨蛮与破阵子(3)

    菩萨蛮与破阵子(3) 据说印度教的主神之一湿婆大神就酷爱舞蹈,欢乐悲伤时都喜欢跳舞,所以也被称为舞蹈之神。在我心中...

  • 菩萨蛮(回环2)

    菩萨蛮 斜月啼鸦看落花, 花落看鸦啼落花。 愁时醉梦幽, 幽梦醉时愁。 与君歌罢语, 语罢歌君与。 言狂向青山, ...

  • 夜读:菩萨蛮2

    这首《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最适合青春少年在三月灼灼桃花下,花细细香风里,与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精神契合者共读。如今...

  • 夜读:菩萨蛮2

    解读《菩萨蛮•平林漠漠》一词,历来存有争议。虽然有不少论者认为它是眺远怀人之作,但有更多的人却说它是羁旅行役者的思...

  • 读书《花间集》007

    菩萨蛮的由来 1、菩萨蛮:词牌名,唐朝女蛮国进贡者,他们梳有高高发髻,戴金饰帽子,挂珠玉项圈,称为菩萨蛮。2、《菩...

  • 菩萨蛮~与菊黄

    扶光焕彩从头越,西风雁叫霜晨月。懒步看花郎,闲游与菊黄。江山生几处,试问陶潜顾?但愿撵收迟,骚人可入诗。 (词林正韵)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菩萨蛮与破阵子(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izhd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