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买一套舒尔金的毒品“烹饪指南”,分《我熟知并热爱的苯乙胺药物》和《我熟知并热爱的色胺药物》两册。
第二步,买一台克罗宁的3D化学打印机。
第三步,对照毒品“烹饪指南”,打印即可。
一位绝命毒师诞生。
娱乐圈是不是流传着一个传说?吸毒能够带来灵感。
前些日子,99年发行《最美》专辑后一直在走下坡路的陈羽凡,为了找点灵感,给明星吸毒队再得一分,镣铐加身、身陷囹圄。
为什么总有人前仆后继的走上这条不归路?《盗火》这本书中,也能找到答案。
药理学,是出神的第三大力量,同样也是争议最大的力量。除了正在解禁毒品的加拿大,任何一个正常的国家都对毒品深恶痛绝,何况从未忘记过1840年的我们?
1.动机是什么?
下面是一张海豚调戏河豚的图片: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59173/dc8fe4be6bbd1fc8.jpg)
如果你以为海豚只是想证明它才是家族老大,那就错了。
它在等待河豚释放淡黄色的致命神经毒素,然后像个老烟枪一样狠狠的吸上一口。这点毒素对海豚来说并不致命,但是会带来快感。原来海豚也是个瘾君子。
罗纳德在他的著作《陶醉》中提到“觅药行为和吸毒行为是动物的一种常规行为……”是除了水、食物、性以外的第四种原始推动力。
但我们毕竟是拥有理性的人类,不是动物。
2.制药界的大佬
出版过两本毒品“烹饪指南”的舒尔金是个天才疯子,15岁的时候就拿着哈佛的全额奖学金攻读化学专业。不过没念多久就加入了美国海军,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才重操旧业,之后在伯克利分校拿到了博士学位。
为什么说他是疯子,因为他研究的领域是政府明令禁止的——迷幻剂。因此,没有哪个公司敢要他。
奈何办法总比困难多,没人资助他就单干。没有研究团队,他就以身试药。不但自己来,还在他妻子、朋友身上进行实验。也庆幸他专业水平过硬,不然怎么也得毒死几个。
3.人人能做绝命毒师
如果说舒尔金是迷幻剂的鼻祖,给公众呈现了品种多样、效果千差万别的精神药剂。那么即将改变人们生活的另一项技术,将会打开潘多拉魔盒。这就是3D化学打印技术。
几乎所有的化学药品都是碳、氢、氧分子构成的,这三种分子的获取渠道毫无难度。
你能想象,有人在家里对照着“食谱”,用石蜡和植物油做原料,打印出各种各样的毒品吗?
那真是人人都能是绝命毒师的年代。
4.自己的观点
药理学是这本书中最具争议的出神方式。也是我本不想提炼的,所以这篇文章内容简单且无趣。
我个人对此做法持保留态度。
从理性的角度去分析,迷幻剂与酒精可以划上等号,都是麻醉大脑的祸首。此外,一部分的迷幻剂在医学上的作用也是功不可没。因此,一棒子打死未免有失偏颇。
可一旦承认迷幻剂的一部分作用,就会让别有用心的人将其作为违法的理论背书,刻意夸大好处,而掩盖事实。就如同吸毒的明星为自己开脱,说自己只是想找到创作的灵感。
迷幻剂和药品的界限并不是泾渭分明,书中也提到了很多非致幻类的化学合成物,如治疗抑郁的MDMA、兴奋剂、镇静剂、催情剂等等,凭我们的知识很难界定好坏。
不过幸好,区分它们是否有害,不是我们需要做的事,而国家会为我们负责。
因此,任何国家定义为毒品的药物,为了自己好,也坚决不能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