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学生大多数十六七岁,真是teerible16、horrible17(可怕的16岁,恐怖的17岁)
青春叛逆期,大多数的言行都在传达——我是我,我就是全世界,最“可怕”的地方是本人并不知道这一切。
这是人走向独立的必经之路,是自我价值的形成时期,作为老师,就安心在下路好好“辅助”叭!
而我,也在“类青春期”,生理早过了时候,心理上的某一处仍在这个阶段——那就是于父母之独立。
独立是人的本性,追求独立之路在中国家庭尤为坎坷崎岖——跟父母各种吵架,往往是放假回家后的第四天开始。一年一年,慢慢的也就不吵了。独立的标准也变得越来越清晰,
首先,不再把父母理想化。
从小就感觉爸爸是超人、妈妈是港湾,一点点发现他们也是会喜怒哀乐的普通人。对你,他们可能早就已经鞭长莫及。
然后,不要以父母的观点作为自己的观点。
上一辈的经验固然宝贵,但作为一个成年人,需要有稳定的“三观”作为工具来遭遇所有的抉择。当然也不能因此成为一个刻薄的人,你的主见是用来前行和取悦自己,而不是“欺凌”别人。
再然后,不要依靠父母的鼓励前进。
父母的鼓励是最厉害的强心剂,但绝不是非得父母鼓励才能行动。自己判断、决策、行动和负责,你需要这样不断的练习。
最后,承担所有决策的后果。
你需要有一两次被糟糕决策带来的结果打败的经历,打怪升级就得吃点苦。有时候,“你们当时怎么不劝劝我”,恋爱失败、投资失败的人对着家人这样撒气,这叫“情感碰瓷”。家人可能会理解你,甚至接受当时脆弱的你的“碰瓷”,但是讹的惯性思维,绝对不会停止。
要训练独立——自律、生活自理、提高收入、多关注家人、朋友的感受——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独立的人是拥有“爱”人这种能力的,
不独立的人表达“爱”只能看天气随心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