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能看见别人的生活时,也会对自己的生活做些反思。
自从养成了书写文字的习惯后,输出时间长了,不知不觉地,发现一件事,就是开始喜欢倾听别人说话,也喜欢跟他人在聊天中互动。
随之而来的,发觉生活中越来越会遇到有人主动过来跟自己一起聊天,谈论生活,聊些感悟,或许是自己愿意去看到别人了。
当人能看见别人的生活时,也会对自己的生活做些反思。
而之前,似乎从5岁的时候妈妈离开家的那个下午开始,我感觉这个世界仿佛只剩下了自己站在原地。
心里有很多的话想说,却说不出来。与母亲的连接断开了,会感觉到好像在心里竖起了一堵墙,因为心里的话出不去,别人的话也就很难进得来。
而通过写作,可以把自己的很多想法,思绪,感悟整合和梳理好表达出来,给内在成长做一个记录,不断地输出,输出,输出。到一定的时候,好像到了一个平衡点,转而愿意去留意周围的人事物。
人生有时候可能会因为一件突发事件,让自己停留在一个状态里好久。
所以,写作,对我有很大的治愈作用,甚至感觉它在某种程度上,能疗愈童年。因为写作会让自己主动去阅读和学习,再结合到生活中去实践,意识和观念会发生一定的改变。
有句话说:“没有娘的孩子,是长不大的。”。从实际的成长经历中体会到,此话言之有理。
妈妈离开时我的那个心智状态,在很长的时间里都影响着我,但是当人能主动去寻求内在的成长时,便是自己做了自己的父母,通过向高维智者学习,帮助自己的心智变得更成熟,对过往越来越释怀,把目光看向未来。
人的心智变得成熟的一个标志,是会自我负责。与父母虽然不一定时常见面,不一定会说很多的话,但是可能会在某些时候听到父母的一些沉闷的咳嗽声,感觉到他们的疲惫以及慢慢在变老,会更不忍心在自己而立之年后还让父母操心。
故走向成熟,是必然的选择。
在生活的锻炼中,假如有一件事情做错了,做得不好,会想办法尽快改正,不辩解,不抱怨,过后继续重振旗鼓做事情,学着让事情过去,而不卡在心里,耽误生命探索的进程。
正如,伯特·海灵格有段话是:“让过去完全过去,承认它再也没有办法反转,是一种内在的成就。这就是放弃的结果,全然地放弃。先要放弃,未来的成功才会到来。能够成功地放弃也是一种成功,它会带来接下来的成功,因为路途变清楚了。他们只需要到来就好,并且还会有更多的成功到来,所以,我们要把眼光放在哪里最好呢?当然是信心满满地向前看。”
伯特·海灵格的书给了我很多的力量,在心灵疗愈方面,很多人应该也会接触到他的智慧。他的书有《爱与秩序:海灵格人生智慧箴言》、《这一生为何而来:海灵格自传·访谈录》、《在爱中升华》、《遇见真理》、《活出内在的力量》等等。
生活中,还有一些作家,她们用自己的故事鼓励着人们每天对生活充满信心,积极地面对生活。
所以,人的生活态度总是有选择的,被一件小事击垮摆烂是一个选择,在每个事件中主动地去提升自己也是选择。
这些念头,有时候就在一念之间,若能转过来,便像是天堂与地狱的差别。
![](https://img.haomeiwen.com/i19823915/a9ee9cceeb05be0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