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笔记方法
《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高效工作、学习的思维整理术【日】高桥政史2

《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高效工作、学习的思维整理术【日】高桥政史2

作者: 七彩书 | 来源:发表于2018-12-08 18:37 被阅读125次

    思维导图《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高效工作、学习的思维整理术【日】高桥政史20181208


    《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全书思维导图

            去年读过文字版,感觉不错。今年趁双11又买了进阶图解版,一天时间看完,做张思维导图,一为整理,二为输出。 本书介绍的方格笔记本使用术不同于常规笔记的方法,不重知识积累,重在思维整理,能力的提升。

           一、方格笔记本的基本用法

             方格笔记本的方格边长5mm,网络很容易买到,A4大小最常用。使用黑蓝红三色笔。一页一主题,标题要像报纸一样,写于笔记上方3-5cm横线上空白处的左侧,右侧是“重点”总结。书写尽量辅助图表增强视觉化效果。笔记主体的记录方法并不难,只要依据“黄金三分法”即可。无论是东大录取生的笔记本、康奈尔笔记本,还是麦肯锡公司、埃森哲公司的笔记本都遵循这一原则。在此原则上可以活用为多种变式。笔记的顺序为“板书”—“发现”—“总结”或者事实—解释—行动。

    “ 黄金三分法 ”示例

    二、学习笔记本记录的方法

            本书把笔记本分为三大类型:记忆型笔记本(学习笔记本)、思考型笔记本(工作笔记本)、传达型笔记本(提案/博弈笔记本)后两种适用于公司工作,我更感兴趣学习笔记本的记录方法。可以指导孩子,可以交给学生。现重点分享第一种——

    (一)空白一秒钟

            改变每个人习以为常的看着板书照抄的笔记习惯,用一秒钟的时间,把板书印在大脑屏幕上,再由大脑屏幕转记到笔记上。一点也不复杂,却能提升记忆,利于思维,使“记忆的脑回路”越来越宽。

    (二)“中部区域”使用法

             “中部区域”即“发现”区域,主要记录教师针对“板书”讲解时的评语和自己对“板书”的评语,记录自己的疑问,记录“板书”的重难点,记录自己的发现。这是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过程,极其重要!

    (三)“逻辑连接词”将“发现”“故事化”

            这部分主要是用箭头和逻辑连接词把板书和发现连接起来,主要把“发现”“故事化”。“逻辑连接词”按照不同的目的使用不同的词,如总结用“总而言之”,展开用“为什么”,强调用“重点是”,换个角度用“如果”。词很多,关键是选择适合自己的使用习惯的。“箭头”要与“逻辑连接词”搭配使用,有展开箭头,强调箭头,总结箭头。“故事化”了,视觉化就强,逻辑才够清晰,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才充分,学习的效率也才高。

    (四)有意识地概括总结

            分两个地方概括总结,一处是标题右侧,把整页笔记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三个重点,既便于记忆,又便于复习;第二处是“总结”区域,养成在此概括总结的习惯,强化概括能力。总结要体现疑点难点,提升发问能力。总结也离不开逻辑连接词和三种箭头的搭配使用。

    三、工作笔记本的使用方法

            不同于学习笔记本对知识的积累和记忆,工作笔记本(思考型)重在“舍弃”,留1舍99,找出“中心球瓶”,发现行动的关键点,或者问题的关键点,一击而中。提案笔记本(传达型)要讲求事实,要追问“五个为什么”,利于逻辑连接词和三种箭头以及正方形把追问视觉化,抓住核心,得出结论,并用一两句话表达结论。这种笔记法通常采用“五步思考法”,即设置正确论点,区分“事实”和“意见”,用“五个为什么”找出问题点,明确“行动”,提炼结论。

    四、方格笔记法的八大框架

            黄金三分法的方格笔记本只是基本原则,不同的人依据不同的用途和习惯把方格笔记本用“活”了!总结为八大框架。括号内是我形象化的概括,不科学但便于记忆。

    1.康奈尔笔记本(一横一竖)

    2.麦肯锡笔记本(一横三竖)

    3.芬兰笔记本(T二)

    4.金字塔图表(两横两竖)

    5.商业模式画布(T2H)

    6.故事板(两横三竖)

    7.全脑思维图(2*3方格)

    8.曼陀罗图(3*3方格)

    方格笔记使用“八大框架”

            方法技巧类的书籍,重理论。方法再好也要在实践中不断运用才能真正掌握。正如本书所言“10000页法则”,大量书写,大量舍弃,打造具有“再现性”的笔记本。来一场笔记革命吧!重视框架,强化逻辑思维,强化思维能力,提升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高效工作、学习的思维整理术【日】高桥政史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jgq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