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被读过的书本束缚住了,不是你读了,就要听他的,他只是提供一种思路,你觉得有用 可以用它,你不认可,或者于你不适用,也可以不用。这不代表 作者是错的,也不意味着你就是对的,万事在合适而已。
很不必用所谓的标准框架,来评判独特的自己。当然框架 来源于种群的归纳,有一定的参考性,但用框架来一言判定一件事物,尤其是人,就非常不合适了。众所周知, 人是一个多么复杂的生物,周围的环境,此时的心境 太多影响因素,人更不是物品,人是会变的,它甚至会因为外界的判定,而不知不觉 成为那样的人。阿甘 在入学时被认为是低智的存在,但谁能想到他后来会有那么多成就。有时候 让自己简单的专注于一件事 其实真的挺好。
所以看到一件事 一种行为,不要单纯的 从对错 正常与否去评判,而要去分析,它这么做 背后的需求是什么,这是理解的关键。一个人喜欢说什么,喜欢做什么,背后总有 使其脱颖而出 成为其重复的动作的原因,站在他的角度 用他的思维 去思考和观察。
当然只是分析的话,你可以从任何角度去想,物种,群体普遍性,个体的特殊性,随你!分析 就是从不同角度的观察呀!
而流行与否 和值不值,那得要看人。于我自己,我喜欢就值,管他流不流行。从商业角度,不流行,就不好销售,赚不到钱,就不值。不同的角度,对于价值的判断不一样。
借助他人的视觉,再一次认识 万物 万事,也许会有全新的体验。新的眼睛,新的角度,不同的思维方法,尝试用别人的方式 做一下,我试过, 这种感受很不错,打开你自己,路会越走越宽。
越是习以为常的,越是容易忽视。可以试着将手边的东西 重新评估,就像你常常忘记现在拥有的一切,都那么值得珍惜。喜欢旅游的人,常常用同一种视角 看不同的世界。而我们可以尝试用不同的视角 看同一个世界的。
为了适应环境 大脑不断的演变,其中一部分呈现为“省力”。但那些你以为 被磨掉 或者退化了的东西,其实是可以找回来的,只要你有耐心,愿意花时间慢慢培养。甚至在重拾的过程中,你会意外的发现,曾经的那些感觉都在,会习得的特别快,越练习 越熟悉 越强大。
熟,不等于了解。比如我和我爸很熟,但这并不代表 我了解他的全部。就像我写一个字,一个字写一千遍,写着写着,就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写错了,怎么这里凸出来了,怎么怎么看怎么奇怪。以前是粗看整体,以为理所当然,细看个部分,越看越觉得陌生,直到把自己抽离出来,将各部分合而并之,好像重新认识了这个字。
从第一眼的既有设定中解放出来。那些你以为的单一功能 只是你以为的,他有很多其他的功能,只是你还没有发现。(就像我小学时,会拿铅笔当筷子夹弹珠玩,那时还会想 铅笔头为什么是尖的,不好夹。我小时候什么都喜欢玩, 我记得 我弹珠打的可好了,喜欢收集各种各样的漂亮弹珠。弹卡片也会玩,我记得 有一张卡片特别好用,逢打必赢。夏天的时候我们会跳皮筋,可以从每天放学一直跳到天黑,别的小伙伴,穿着皮鞋 凉鞋,我喜欢光脚跳,可以从脚踝的高度,跳到用胳膊举起来,没人有我厉害。我还喜欢溜冰,从一开始的不会滑,每天摔,膝盖上痂结了又破,但当时不觉得多疼,只觉得的好玩,心里迫切的想要追上前面的小伙伴,后来我可以穿着溜冰鞋 麻溜的爬楼梯 在各处如履平地,别人去不了的地方 我都能去,小伙伴们跟在我后面跑,那时候不觉得自己了不起,就是疯的很开心,那时没有人跟我说女孩应该怎样,所以我玩的很开心。)
同一特性 有优势的一面,有劣势的一面。同是石墨的“松”的特性:使他便于留下痕迹,又是因为“松”,让它太“软弱”不方便使用,但我们可以想办法,加黏土让他坚固,包木头让他好握。
关于眼镜,不是你习惯的 就永远是最好的,也不是别人建议的就是对的。在你已有的条件下,根据不断的演变和选择,这一刻的就是最适合的,而当你心态 心境改变,也许原有的就不是最适合的了也说不定。不过你依然可以去尝试新的选择,为了不同的体验。
关于广告 海报,信息的呈现,要具有高效性,(短 精 冲击力),还要留白 让人舒适。比如时间,工作日高效,周末以留白。因为人是需要喘息和调整的。
关于用户研究,不要用简单的“年龄 性别”去 粗暴的划分 一群人,然后得出自以为正确的结论,可以从内在需求,情感共性角度去分析。许多人自己想要什么,自己都不知道,我们可以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看,用他们的思维方式去想,帮助他们提炼出他们真正的需求。不要只听他们说什么,更要看看他们最后选了什么。(这才是他们内心的真正需求)
通过观察 从而发现问题,然后深入思考,观察的组成部分:时间 耐心 多角度 思考,一次一面,专注 高效,有序 有条理。从整体到局部,从主体到细分,从粗略到精细,从抽象到具体,最后抽离回到整体。
好的器具,在于优势互补的搭配。是整体的细分再合并,一个物体是各个层面的集中汇集。
明线,暗线 交织, 最终 汇集 关联。谁为壳 谁为芯,谁做表,谁做神。
不是你看不到就没有,它其实是存在的。你没感觉,只是因为它不在你的敏感器里。
最容易想到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解决方法。
将大的问题 细分为一件件小的问题,逐个解决。
尽可以取其特点而用之。
铅笔是一件朴素的东西,喜欢用铅笔的人 大多也怀着朴素之心。
我的想法太多,致使阅读进展比较慢,大概是因为我现在处于高速吸纳知识信息的阶段,看到啥都新鲜,都特别有感触,当看的书多了,相同的观点 不断的重复,成为了承认的既有观点,阅读就会快很多,不过到那时也许又能从新的角度,看到新的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