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会歌
向着梦想启航
2018年7月21日下午和志同道合的孙秋备老师一起登上南下的列车,准备去远方赴一场语文之约――温岭第四届湿地语文年度省会。
辗转之后,22日现在已换乘南京开往温州南站的“和谐号”动车组。按捺不住兴奋和激动,不由得发一下朋友圈。
师长和朋友的鼓励感动于朋友们的关注,感动于县提升办李主任的鼓励:感动,酷暑难耐仍奔波学习!敬佩,心中有梦并积极行动!点赞,教师的榜样,教育的希望!
温岭啊!我来了!
湿地啊!我终于走近了您!
王君老师啊!我终于可以近距离地聆听您的课堂!我想沉浸在您的课堂!可是越是临近目的地,我的心里越是踌躇,因为那一次……
第一阶段:没头点苍蝇――乱窜
4月份提前两周接到中原课改联盟首届“同课异构”大赛的通知:赛课题目是《紫藤萝瀑布》。大概一周时间都在查找资料,参考名家实录余映潮老师的,肖培东老师的……。还翻读往届优质课获奖选手的教学课堂实录,借阅了同事的课本、教学参考书、导学案等。
还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上网搜一下王君老师的《紫藤萝瀑布》课堂实录,还真没有,无意中蹦出来了一个王君老师的《紫藤萝瀑布》课件,还是收费的,没关系。终于下载成功我欣喜若狂。浏览一遍真不错,就是没教案。我就又花费了半天时间,一点儿一点儿复制粘贴下来,又重新组合,重新整理,一篇《紫藤萝瀑布》简化课堂流程终于出炉了。
先打印出来再说,可以作为备课资料。上课之余拿出来就翻看,早自习课学生背书,我在看资料,看教案。整个忙的不亦乐乎!
第二阶段:下笔如“无”神――求援
越查阅的资料多,参考的资料多越不知从何下笔。到底该怎么下笔?因为对王君老师的崇拜,故而对她的课堂实录更是越看越觉新颖,因此引用了一部分。
接着我又对这课教案,进行加工。用微信转发给新华区教研室杜老师和襄城斌英中学孙老师,以及湛河区教研室王老师,寻求帮助。
最先回信的是杜老师,她发来微信,给我以鼓励,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接着,孙姐有了回信;然后湛河区王老师当时说在外面,等回去再看。
在这个备课过程中,同时还有一个到武汉做一报告――中国教研网网络研修学校管理员经验分享,需要准备。一个多小时的分享,大概需要准备1万多字。
然而《紫藤萝瀑布》一课由刚开始的构思到下笔又是几天过去了。(反思:备课时要勇于及时下笔,认真研读教材,有自己的解读,自己的东西,这样上起课来才得心应手。)
就这样,白天准备《紫藤萝瀑布》一课,晚上准备武汉报告,连续近十天的挑灯夜战,连续近十个不眠之夜。
到武汉做的报告终于出炉,在5月14日踏上了南下的列车。经过五六个小时,走一站,停一下 ,火车呼啸着缓缓驶向武汉……
第三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磨课
第一套教学设计基本定型,第一次试讲时间是晚自习第二节,用的是七三班的同学。听他们班主任说学生语文成绩不错,挺乖的。课堂在按部就班地进行,一切在预料之中,然而出乎意料之外。课堂除了读,回答,然后又是读,回答。有些单调,再加上内容设计较多,以至于放学的铃声响了一大阵后,课堂才缓缓结束。内心感觉很失落,不是预想中的课堂。于是,连夜奋笔疾书推翻了原来的教学设计,有了第二种教学设计,按常规教学的那种的教学设计。
第二次试课,第三次试课……虽是一切顺利,总感觉循规蹈矩,缺乏创新,内心还是感觉不满意。找同伴商量,经内心反复斟酌思量,再加上对女神的崇拜,感觉还是采用第一种教学方案……
第四阶段:山重水复疑无路――赛课
两天的赛课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我抽到的是2号,顺序不太理想,可赛课的结果也是――功夫负了有心人啊!刚刚课堂上还自信满满,游刃有余。下场后,县教研室瞿主任发来微信关切地问:比赛怎么样?我回复:感觉这节课上的挺尽兴的,还发一个微笑的表情。
可公布成绩时却是泼了一头冷水,不禁打了一个冷颤,一头雾水。为什么?这节语文课到底失败在哪里?语文课到底该怎么上?我急切地盼望答案……
第五阶段:柳暗花明又一村――反思
活动接近尾声,专家评审组组长做最后的点评。其中语文评审组组长这样讲的,大意是这样的:赛课不要过于求奇,求新。文章前面的单元提示,后面的课后练习,都是优质备课资源,蕴含了备课的方向和重点。注重课文语言的赏析,读写结合,多关注学生,对学生的评价要适时,多样等等……
前天金太阳教育学院焦院长还说,备课要重视学情,明确各年级的不同要求。
是啊!要增加课堂的深度和厚度的同时,语言的赏读,永远是语文课堂的重点。语文课堂的本色,本真不能丢。学生永远是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永远是永远是学生在读,在品,在思,在说,在写……教师只是课堂的引领者,眼中要永远有学生。语文课堂的探索,还永远在路上……
动车的鸣笛声,将我的思绪拉回。向着梦想出发……
――2018.7.22修改于南京往温州的“和谐号”动车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