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电影《让子弹飞》上映之后大受欢迎,姜文、葛优和周润发三大影帝同台飙戏让不少人大呼过瘾。看过的朋友可能对其中一个情节特别熟悉:张麻子和汤师爷到鹅城之后发现前几任县长已经将税收到西历2010年。不少人认为这只是电影的艺术加工而已,但实际上这件事在我国还真发生过,并且有证可循。
民国时期,老实巴交的平民是个高危行业。当时群雄并立,战乱频繁,正所谓覆巢之下无完卵,国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社会底层平民的日子也不好过。其中河南最有发言权,作为农业大省,河南是整个民国时期最惨的省份,没有之一!
自古以来,中原地区永远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正因如此,河南成为内战最频繁的地方。在整个民国时期,河南这块土地上被军阀,土匪一遍又一遍的洗劫,直接造成河南省内有400万的土匪流窜,这还是保守数据。让世界心疼的1942年,水灾、旱灾、虫灾、匪灾四大灾难轮番袭击中原大地,1000万人口的大省,有300万人饿死,300万人外逃,仅剩下三分之一的老弱病残苦苦守在这片土地。
在这样的条件下,平民毫无疑问九死一生,但是地主的日子也不好过。两者都受着军阀的压榨,军阀对于农民而言是间接压榨者,而对于地主来说就是直接压榨者。
整个民国时期的中国有大半时间都处于一种无法无天的状态,法律在当时显得那么苍白,手中的枪杆子才是主持真理的法宝。军阀扩充自己的实力,增加兵马必须要军饷,那么军饷从哪里来呢?当时可没有国家的支持,靠的就是自己的努力,于是那些地主就成为了军阀压榨的对象。不少军阀在发家之前都经历过被地主折磨和剥削,风水轮流转,现在轮到那些地主受罪了。但殊不知真正受苦的是底层的平民老百姓。老百姓没有还手之力,只能任凭欺负,但是地主手里有田有钱,他们开始想办法摆脱军阀的剥削。
清朝时期民间就有流传着一种现象:买头衔。我们都知道在当时买官是违法的,但买个头衔是合法的。因为地主自古以来的名声就不好,很多人都会拿钱买一个“秀才”、“举人”的头衔,更有实力的还会通过给灾区捐款,从而获得朝廷的赏赐,得到一个没有实权的虚名,从而获得一定的庇护和心理上的满足。
可是到了民国事情发生了变化,这些称号不管用了。民国军阀多是一些兵痞和有勇无谋之辈,他们眼中是不承认这些所谓的虚名,如果你是知识分子可能人家还会高看一眼,如果也是目不识丁之流,无论是什么头衔,在军阀眼中都是跳梁小丑。地主聊以慰藉的工具在这里不管用了,军阀很直接,敲诈勒索,杀人越货该干嘛就干嘛!当时的乡下,无论是谁,人命在军阀手中形同草芥。
眼看原来的办法不管用,地主们开始耍起了新伎俩。很多人想趁着社会动乱当个一官半职,或者在高层认识一些人保障自己的利益,也就是现在咱们常说的“抱大腿”。可大腿哪有那么好抱,正所谓县官不如现管,就算你在北京认识了大官,回到家还是当地的军阀说了算。他们手中的枪让地主纷纷放弃了这一想法,开始老老实实为其效力,给他们提供军饷。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地主遭受着军阀的压榨,回过头就是剥削普通的劳动人民。中国当时的农业生产已经受战乱影响非常大,赋税更是清朝末年情况最严重时候的很多倍。不仅是因为自然灾害的影响,实际上每个地方都是倾全省之力养活一个或者几个大军阀头子,这也是军阀按照地域分成派系的原因之一。
咱们以四川为例,作为天府之国,四川省的农业生产在当时也算是全国得最高水平。民国初期,四川全省需要养活的军阀人数是12000人左右,这还算是比较正常的水平,但是随着战乱的持续,军阀之间也开始搞起了军备竞赛。到了1935年,川系军阀的势力已经高达340个团,人数近百万人,其中有很多人是因为实在是吃不饱饭,又不堪地主的压榨,于是进行了角色转换,成为了自己原本最讨厌的那类人。
本就因战乱收成不好,农民数量减少,军阀数量增加了近百倍,剩下的平民实在是被压榨到干瘪。然后“聪明”的军阀开始提前征收农税,四川部分地区已经征收到百年之后的2012年,而在北京老舍茶馆档案馆里还有一张民国十九年征收的税票,截止到卢沟桥事变发生,已经收到了2035年!最重要的是税单和凭证仍然保存良好。
当年有人在评论电影的时候就曾说过:最恐怖的是影视剧中那些黑色幽默的桥段在现实中实实在在发生过。我们每个人都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无法切身感受到来自当时社会的压力。很多人的印象中,民国是充满着浪漫,自由的气息。上海滩、天津卫名流聚集,大师遍地,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实际上这只是位于社会金字塔顶端上层人士的生活,这类人连全国人口的10%都不到,剩下的90%才是真正的民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