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杜老师在河师大学习中也不忘跟我们分享有用的心理学知识,这不?她分享的可谓干货满满,赶紧收藏并整理一下:
一、心理健康课程的设计
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目标:清晰、集中、具体可操作,顾及团体共同性目标。
活动设计:先确定解决什么问题,怎么样让孩子发现问题,引导分析问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基本流程:主体引入——活动——产生体验——对学生体验进行概括和升华——课后拓展。
(一)暖身阶段——工作重点“情绪接纳”
作用:活跃气氛,通过活动引出主题。(尊重,接纳,关爱)
热身活动提问方式:
玩游戏你的心情怎么样?游戏结束了你有什么感受?你们从游戏中发现了什么?
(二)转换阶段,工作重点“展开主题”
以具体形象的方式提出某个被班级成员共同困扰的问题,故事园地或情景剧,利用其榜样性,感染性,情境性等特点。
常用提问方式:
(三)活动阶段,工作重点“问题探索”
贴近学生实际,更能反映学生成长困惑的活动。
活动一:发现问题
提问方式:你想对情境中的同学说什么?你是否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活动二:分析问题
活动三:体验分享(解决问题)
小组讨论分享,达成共识;分享收获,运用于课外的实际生活;富有新意的活动结束。
(四)结束阶段,总结升华
(五)拓展阶段,我的成长阶段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
课堂要求:唯一,真诚,倾听,鼓励,尊重。
实施原则:动感第一,情景体验,多元互动,现场生成,主题抉择,和谐有序。
常见教学方法:角色扮演
例如:《感恩父母》情景导入,生活中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啰嗦、唠叨)背后你感到了什么?和家长表达、沟通。
实施中的六个“不等式”:
预设>生成
控制>引导
活动>分享
细节设计>通盘考虑
切口宽度>开掘深度
教师动能>学生动能。
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的10个避免:
两个或多个主题,
过大、过空,
涉及学生隐私,
活动逐层递进,
触及心灵,
跟进点评到位,
自卑内向的学生,
正向引导,
越俎代疱,
教师封闭自己。
好课的标准:
有道,有术,有料,有趣,有变,有效。
好的东西是看了一遍还想看下一遍,恨不得一下子记住,可耐记忆和吸收有限,所以有空接着慢慢品味,尽量外化于形,内化于心吧!
网友评论